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书生****a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段话重在强调分封制A.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C.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D.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2.据司马迁《史记》载,秦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推行于全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从古代地方治理方式转变的角度看,秦朝行郡县制A.开启中央任免地方官的先例B.使地方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权C.使地方官失去政务的主导权D.使中央权力直接渗透到地方3.梭伦制定的法律规定,当因国事发生内争之时,漠不关心国事,不加入任何一方的人,将丧失公民权利,不能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A.内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B.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C.个人自由高于城邦利益D.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4.马克垚教授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罗马人从斯多亚学派那里接受“法”的概念,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适用于自己的法律,但也存在适用于不同民族的法律。罗马人视野中的两类法律指的是A.习惯法、十二铜表法B.十二铜表法、公民法C.公民法、万民法D.万民法、自然法5.“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适应这一变化,英国A.通过光荣革命,赶走专制君主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C.进行议会改革,调整议员结构D.建立内阁制度,限制国王权力6.《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意在A.打开中国的市场B.掠夺中国劳动力C.向中国倾销鸦片D.向中国大量投资7.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一系列主张,如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兴宝藏;主张让百万富翁兴办银行;鼓励创造发明,允许发明者自专其利等。这些主张A.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B.表达了爱国主义精神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空想性D.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8.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C.便利了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D.导致了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9.近代中国某一时期,不少进步人士意识到“凡是了解中国朝廷,了解包围和影响皇帝的那些人物”,是没有能力实行中国所需要的激烈改革的。材料旨在强调A.列强侵略推动民族意识觉醒B.中央政治权威遭到彻底否定C.清廷应该及时调整治国策略D.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统治10.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1.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两套邮票相比,后者A.突出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B.强调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C.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D.呈现了抗战中不同侧面的历史地位1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这一谈话的相关背景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确立D.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3.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立法高峰,通过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多部法律。上述法律①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②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③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④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4.“会议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