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化工原理下册习题及章节总结(陈敏恒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版)化工原理下册习题及章节总结(陈敏恒版).pdf

(完整版)化工原理下册习题及章节总结(陈敏恒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章课堂练习:1、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混合气体各组分溶解度不同2、吸收溶剂的选择性指的是什么:对被分离组分溶解度高,对其它组分溶解度低3、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4、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低,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高。5、解吸时溶质由液相向气相传递;压力低,温度高,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6、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常数E不变,H不变,相平衡常数m减小1、①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O2,过程属于(B)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两相扩散控制②其气膜阻力(C)液膜阻力A、大于B、等于C、小于2、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属于气膜控制3、当平衡线在所涉及的范围内是斜率为m的直线时,则1/Ky=1/ky+m/kx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常数E值很大,则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5、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为l/KL=l/kL+1/HkG,当(气膜阻力1/HkG)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1、低含量气体吸收的特点是L、G、Ky、Kx、T可按常量处理2、传质单元高度HOG分离任表征设备效能高低特性,传质单元数NOG表征了(分离任务的难易)特性。3、吸收因子A的定义式为L/(Gm),它的几何意义表示操作线斜率与平衡线斜率之比4、当A<1时,塔高H=∞,则气液两相将于塔底达到平衡5、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增大,吸收推动力增大,则操作线向(远离)平衡线的方向偏移。6、液气比低于(L/G)min时,吸收操作能否进行?能此时将会出现吸收效果达不到要求现象。7、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系统温度增加,则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将↑,总传质单元数NOG将↓,操作线斜率(L/G)将不变。8、若吸收剂入塔浓度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吸收结果将使吸收率↑,出口气体浓度↓。9、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体组成x2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A)。A.不变B.不确定C.减小D.增大吸收小结:1、亨利定律、费克定律表达式2、亨利系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E值随物系的特性及温度而异,单位与压强的单位一致;m与物系特性、温度、压力有关(无因次)3、E、H、m之间的换算关系4、吸收塔在最小液气比以下能否正常工作。5、操作线方程(并、逆流时)及在y~x图上的画法6、出塔气体有一最小值,出塔液体有一最大值,及各自的计算式7、气膜控制、液膜控制的特点8、最小液气比(L/G)min、适宜液气比的计算9、加压和降温溶解度高,有利于吸收减压和升温溶解度低,有利于解吸10、溶剂用量的计算11、低浓度气体吸收的HOG、NOG、Δym及塔高度H的计算12、回收率η的计算13、出塔气体浓度y2、出塔液体浓度x1的计算14、吸收塔操作与调节第九章:1.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分离该物系越B。A容易;B困难;C完全;D不完全。2.α>1则表示组分A和B1,α=1则表示组分A和B2。①能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②不能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3.一定组成的二元蒸馏操作,压强越大,则α越小,泡点温度越高,对分离越不利。1.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减少,其沸点则逐渐升高。2.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的主要区别在于。平衡:连续,定态;简单:间歇,非定态3.在馏出液量相同的条件下,二元理想溶液的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闪蒸)的结果比较:得到的馏出物浓度(平均)B。A.y简=y平B.y简>y平C.y简<y平1.精馏过程是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原理而进行的。2.精馏过程的回流比是指液相回流量与塔顶产品量之比。3.什么是理论板?离开的气液两相达平衡,温度相等4.精馏塔中的恒摩尔流假设,其主要依据是各组分的摩尔气化热相等,但精馏段与提馏段的摩尔流量由于进料热状态不同的影响而不一定相等5.分离要求一定,R一定时,在五种进料状况中,冷液体进料的q值最大,其温度小于泡点,此时,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远,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最少。6.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比3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为0.6。?7.试述五种不同进料状态下的q值:①冷液体进料q>1;②泡点液体进料q=1;③气液混合物进料0<q<1;④饱和蒸气进料q=0;⑤过热蒸气q<0。1.最小回流比是指塔板数趋近无穷大时的回流比;通常适宜的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2.与全回流相对应的理论塔板数最少,R=无穷大。3.在全回流时,精馏段操作线斜率为1,若塔顶第2块理论板下降液体组成为x2=0.8,则第3块理论板上升的气相组成y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