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东耀****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义是一个内容丰富的道德范畴,朱熹指出:“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在儒家看来,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个人道德修身的价值取向,更是具有现实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范畴。孔子没有对人性作出判断,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对人的品性有着重要影响。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将义规定为“羞恶之心”,与仁、礼、智共同构成人的本性。孟子言人性本善,虽然不无唯心倾向,却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激励作用。这是告诉人们,所有道德行为都源自于人的本性,只要你愿意,就能够做到,而且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在孔子看来,义是君子的本质规定。“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优秀道德品质的集合体,其中义是根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的文化修养;然后是态度,非常谦逊,不自满,不骄傲;最后是诚信,对人对事,处之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他人。在孔子看来,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如果说君子是孔子崇尚的人格,那么,小人则是孔子反对的人格,“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经常比较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最大的差别与义有关,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仁,根基却是孝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仁爱不是兼爱、泛爱,而是差序之爱,即从血缘亲情之爱开始,逐渐延伸拓展开来,形成亲疏有别的仁爱关系,最终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义是从血缘关系推演出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其主旨是敬长。孟子指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范畴中,义的概念很有些特殊。如果从主体性与实践性区分,仁、礼、智、信等概念都有鲜明的主体性品格,规定了明确而具体的内容,仁是爱人,礼是礼仪、规矩,智是知识、智慧,信是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唯独义的概念,语义模糊,没有具体的主体性品格。“义者宜也”,不是对主体品格的规定,而是对主体行为品格的规定,带着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历代文人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看法,认为以宜释义过于宽泛,没有实质性内容,容易失去圣贤的本意,导致人们不重视主体人格的修炼。实际上,这正是义的生命力所在。儒家之义,既是主体品格又是行为品格,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把道德的价值原则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从而使得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历久弥新,成为影响中国人道德修养和性格品质的主导力量,塑造了一批批“忧国忧民”的忠臣、“事亲敬长”的孝子和“文质彬彬”的君子。人们的社会伦理道德实践虽然丰富多彩,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要做一名有情有义有道德的君子!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学说没有对义做出明确的定义,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将义规定为“羞恶之心”,义就成了人性的核心。B.孔子认为,义是君子的人格,也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是多种优秀道德品质的综合体,义是根本。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仁爱的前提是血缘亲情关系,根基是孝悌。义的主旨是敬长,所以,义是仁的根基。D.义不像仁、礼、智、信那样具有明确的主体性品格,“义者宜也”,即义就是要适宜,这一说法被广泛认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义属于伦理道德范畴,是个人修养的价值取向,文章据此提出做一名有情有义有道德的君子的论点。B.通过对义与人性、人格的关系,义的主旨,义的概念的论述,文章对义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C.义具有塑造君子人格的作用,文章以范仲淹、董永、柳下惠等具有君子人格的高尚之士作为例证。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又从人性、人格、敬长、适宜四个方面逐层递进,阐述儒家之义的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人性本善,那么,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是源于人的本性的,因此,只要你愿意修身,就可以形成君子人格,品行高尚。B.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以血缘亲情为前提,以义来处理人际关系,既有和谐人际关系的益处,也有排斥非血缘关系的弊端。C.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实践多彩多样,追求君子人格是终极目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