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通报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6号),我市从2007年开始,在各中小学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掀起了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现将我市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通报如下。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及主要做法(一)学校领导重视,切实将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两年来,市教育局、学校将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抓手”,作为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和组织小组,做到目标明确、分层管理、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并努力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提供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利用大课间、早锻炼、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等时间,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二)全面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使阳光体育运动在各中小学深入开展1、切实提高对开展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要求各级各学校必须站在政治高度,充分认识落实校园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更新教育观念,明确目标,分清责任。学校是实施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场所,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求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班主任负责组织、督促班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负责上好体育课和设计指导课余体育活动。形成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一是保证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程表。不得减少体育课时,不得挤占体育课,非天气、气候原因,不得将体育外堂课随意改为内堂课。二是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要统一安排在每天上午,时间是20-30分钟。在大课间活动期间,要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广播体操或自编操,进行健身组合练习、趣味体育活动、游戏等。冬春两季,可与“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适度的集体跑步。三是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在下午第二或第三节课后,组织学生以班、小组或社团为单位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活动。四是寄宿制学校必须组织学生出好早操。各学校要把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严格的工作制度,精心组织,抓好落实。3、建立完善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长效工作机制。要求各级各学校建立健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工作机制、专项督导制度、社会监督机制、科学评价机制、奖惩制度和安全工作预案等,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测试、报告和定期公告制度。从今年开始,我局已将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教育综合督导、体育专项督导、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对校园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落实不好的,要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员在评优树先、干部提拔任用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今年年底前,我局对各县(市、区)、学校贯彻落实《规定》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督查。从明年开始,每隔两年召开一次全市中小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现场会,把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逐步推向深入。4、加强校园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要遵循客观规律,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科学合理设置运动项目,开展相关活动。要制定学生体育活动安全工作预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避免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严禁自行组织学生到校外或公路上跑步,确保学生跑步安全。同时,要防止因害怕出现安全事故,放松或放弃对《规定》的落实,以及排斥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运动项目。保证学生在安全、愉悦、运动中健康成长。5.全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文体生活。为使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各学校组织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课外体育活动。举行了中小学体育艺术节,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小型趣味活动等内容的评比,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市中小学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体育竞赛活动。各学校也如期举办了体育节、运动会、小型体育比赛、游戏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充分感悟体育魅力的永恒,感受体育健身的乐趣。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取得的成绩(一)各校逐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形成体育活动与文化学习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各校通过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一股浓厚的体育运动热潮正在形成,学生的运动欲望得到普遍增强,操场上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明显增多,早锻炼、大课间、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的氛围更加热烈。在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开展的形势下,学生在享受体育运动带来无限乐趣、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其学习成绩也得到促进与提高,使教师、学生、家长都进一步地认识到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