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是你****松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2022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5/NUMPAGES总页数52022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1、“由俭入奢易,_________。”这句话是古人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自勉警示之语。2、要想更好地对垃圾再利用,必须进行___________。3、我们敬佩_________的人,_________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4、地球变暖是人类活动产生的过量“________”导致的。5、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___________。6、父母做那么多事,很_________。我们都爱父母,也想为他们_________。7、保质期短的食品不要一次性购买过多,免得吃不完____________。8、_________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9、合理的要求包括生活的必需品,有利于我们______的物品。10、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蔬菜离不开_____的劳作。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家庭的幸福需要()作出贡献。A.爸爸B.妈妈C.每个人2、我们已经长大了,如果我们能做的更好,父母就可以少为我们操心,正确做法是()A.自己的事情自己做B.写作业边玩边写C.早上我赖会床再起来3、吃寿面的风俗主要寄托了()的祝贺。A.长辈对晚辈B.晚辈对长辈C.小孩对小孩4、我国草原辽阔,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们以()为主。A.放牧牛羊B.养殖鱼虾C.种植水稻D.植树造林5、双休日,妈妈生病了,我会()。A.在家陪妈妈B.出去玩C.打游戏D.惹妈妈生气6、本周,我们班的卫生流动红旗丢了,大家都感到()。A.伤心难过B.幸灾乐祸C.无所谓7、不属于民间艺术的()。A.变脸B.年画C.刺绣D.漫画8、小康让小伟一起去网吧玩游戏,小伟的正确做法是()。立刻和小康一起去B.自己不去而且劝说小康也不要去C.做完作业后和小康一起去9、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我们青少年应该()。A.不用理会B.成为继承人,将艺术传承下去C.嫌弃民间艺术,让它更快地衰落D.努力学习,民间艺术和自己没有关系10、小明和小芳作为好朋友,下面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考试的时候小明让好友小芳传递答案抄袭B.小明让好友小芳选他当班长C.小明犯错了,小芳严厉的批评了他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林业为我们提供不了什么生活用品。()2、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缺点。()3、班级成员集体形成的最终决定在班级中具有约束力。()4、不守信用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5、在我的家乡,一般人过生日都要吃长寿面。()6、在学校中遇到欺负时,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7、只有正确认识产生冲突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冲突。()8、每个同学都应该齐心协力为班级做贡献。()9、请客人吃饭时,妈妈说如果餐桌上的菜都吃完了让人难堪,所以点了很多的菜。()10、很多“碳排放”容易被人们忽略。很多物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四、连线题。(共10分)1、请你向下列垃圾正确分类后用直线连接起来。厨房里的菜叶、食物残余建筑垃圾金属冶炼后排出的残渣废物厨余垃圾我们打完针的瓶子针管可回收垃圾废弃砖头、沙土医疗垃圾废纸箱、易拉罐工业垃圾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说说你们当地有哪些风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学习和生活中,哪些原因会让你们成为好朋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