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复评迎检推进大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复评迎检推进大会上的讲话.docx

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复评迎检推进大会上的讲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复评迎检推进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复评迎检推进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三年一度的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工作,已经进入了最为关键的决战冲刺阶段。在近两年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我市测评成绩有喜有忧,能不能扩大成果、争先进位,关键看今年“大考”。所以,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部署推进的会议,也是一次动员誓师的会议,主要目的是通过全市上下再动员、再部署、再发力,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气造势、鼓劲加油、推动落实,确保实现保牌晋位的目标。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深化研究迎检工作,务必认清严峻形势,坚定必胜信心时代在变,要求在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外延在不断拓展,每一年工作,很多创建要素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必须科学辩证地看待成绩和不足,与时俱进地研究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进一步坚定必胜的信心。首先,要认清“三个形势”。一是时间紧迫。中央文明办最近下发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修订版”,已明确今年不印发相应的新的测评《操作手册》,在测评操作上仍然沿用2011年的《操作手册》。同时,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工作安排在10月底申报,11月至12月自下而上依次接受省文明办测评、中央文明办抽查,明年初表彰。现在是九月底,扣除国庆七天长假,离省测评启动只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期间我们必须完成所有电子台帐,开展问题排查和模拟暗访,完成所有薄弱环节的整改,迎检工作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阶段。二是任务繁重。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每年都在不断地完善之中,测评内容越来越广,测评标准越来越高。2014年度《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共有测评标准261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文明城市“八大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内容。特别是一些新的测评内容给我市的创建工作增加了难度,有些工作从部署、落实到迎检的时间最长的半年,最短的只有二、三个月的时间。据了解,中央文明办将于10份在评选通知下发后再印发须报送的“材料清单”,自中央文明办下发“材料清单”开始,至全部材料网上申报完毕,共约10天左右时间,非常紧迫,所以任务是非常之重的。三是压力巨大。一方面,检视自身工作,历年测评中,我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等动态指标仍然薄弱;各区域、各行业、各类人群的创建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虽然建立了长效机制,但各单位在实际执行中不能长期坚持落实,创建工作“爆发力强,耐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文明创建上“热”下“冷”,对社会各界发动不足,还未成为整个社会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放眼全国大局,各个城市文明创建工作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我市历年测评成绩虽进入第一方阵,但与先进城市相比我们的实际位次还不太高。其次,要顺应“三个变化”。一是测评方式更加侧重暗访普查。今年的实地考察的范围更广:以前实地考察时,中央文明办都要求各地申报备查样本框,而今年实地考察已不再要求各地申报样本框,改为考察组随机暗访;因今年没有样本框,因此全市每个单位、每个公共场所都属实地考察的范围;调查问卷的随机性更强,在问卷调查上,今年已不再到社区进行入户调查,而改在大街、公共场所等人流较多的地方,采用看、听、问的方法进行随机街访,且采取自行车骑行检查的方式,路线不确定、范围全方位、时间全天候,这种方式将直接导致我们以往的迎检套路、经验“失灵”。二是测评状态更加侧重常态长效。今年的省测、国测都将不听汇报、不打招呼,随机性更强,更多考验我们城市管理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建设水平。三是测评内容更加侧重民生民利。今年测评体系的内容都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指标赋予了较高权重。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顺应测评体系的新变化,在具体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做起,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效。再次,要把握“三个关系”。一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与结果相比,过程更具有实际意义,它是在向传统的行为习惯挑战,向不文明的陋习挑战,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城市的生活环境才会更好,人民群众才会更满意、更有幸福感。二是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文明城市创建既要求我们重视硬件投入,但更多的是软环境建设,是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习惯的矫正,要“软、硬”兼施,切实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三是突击与长效的关系。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有些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如环境卫生、文明交通、社会秩序等,抓一抓就有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对这些难点问题,我们既要立足当前,用治标的办法集中整治、加以解决,又要着眼长远,注重总结和积累,分析深层次原因,用治本的思路统筹谋划,建立并落实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二、细化落实迎检工作,务必抓住关键环节,强化工作举措不进则退,优胜劣汰,竞争的法则无情。苏州能否在新一轮文明城市建设中先发先行,加快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