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22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练习.docx
上传人:雨巷****怡轩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22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练习.docx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22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练习.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2-2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练习一、单项选择题(2009·安徽4月)在北半球中纬度高空,一架飞机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据此回答1~2题。1.飞机飞行方向与风向的关系是()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C.风从南侧吹来D.风从北侧吹来【解析】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在高空摩擦力影响很小,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风向应该是自西向东的西风;飞机自东向西飞行必然是逆风飞行。【答案】B2.飞行员发现阳光从右前方射入机舱内,则此时可能是()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黄昏时分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黄昏时分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晨时分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清晨时分【解析】自东向西飞行的飞机上发现阳光从右前方射入机舱内,则阳光来自西北方向;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只有黄昏时阳光才会在西北方向;黄昏时太阳在西北方向,说明为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答案】A(2009·石家庄二中11月)读下面山谷风示意图,回答3~5题。3.关于图中的气温、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②图中等温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减③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④甲地的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在对流层,气温、气压均随高度的上升而逐渐降低,所以①项应为递减,④项甲地的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答案】B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图示情形出现在夜晚②图示情形出现在白天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由等温线和等压线的分布可知,气流沿山坡上升,此时吹谷风,应是白天。【答案】B5.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夜晚()①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②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③气流做上升运动④气流做下沉运动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由于夜晚山坡吹山风,谷底气流上升,水流容易凝结成云致雨。【答案】A(2007·海南)如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6~8题。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解析】本题组考查大气水平运动规律。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M→N,北半球向右偏。若在高空,不受摩擦力影响,形成稳定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应该是⑦所示方向。若在近地面,要受到摩擦力作用,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形成稳定风后,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故选图中的⑥。【答案】A7.若此图表示高空等压面,PM<PN,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解析】若在高空,且PM<PN,空气由N流向M。若是北半球,空气将向右偏转,且不受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选③;若在南半球,大气应向左偏,用同样方法可选⑦。【答案】C8.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解析】在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三个力的合力为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且成180°角。【答案】D(2009·辽宁11月)读下面“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9~10题。9.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A.西北风;东北风B.西北风;东南风C.西南风;东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解析】风向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最终风向斜交等压线。根据图中等压线可判断:位于南半球的M的风向为西北风,北半球的N地的风向是东北风。故选A。【答案】A10.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图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致的是()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解析】图中非洲北部出现了低压,说明赤道低压向北移动,应该是北半球夏季。四个备选项中A是春季、B是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