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绮兰****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姓名班级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理念,不仅反映中国人民“和实生物”的价值追求,彰显中国坚持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带来了思想启迪,为世界各国携手和平发展凝聚了广泛共识。既讲求参差多态、各美其美,又注重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世界从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中,触摸到了不同文明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的密码。透过历史长镜头端详,有交流互鉴才有今日人类文明的繁荣多彩。古丝绸之路帆影幢幢、驼铃声声,书写出文明交流、文明共存的典范。近世以降,工业革命开启的现代化进程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印证了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的可贵价值。有学者曾断言,“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实际上,冲突并不是不同文明相遇之后的必然结局,傲慢和偏见才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透过世界广角镜俯瞰,交流互鉴是顺应时代潮流、纾解共同挑战、促进和平发展的必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将何去何从,未来世界将会怎样,回答好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回到文明发展规律中找答案。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坚持文明交流互鉴,才能让世界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真正实现共赢、多赢。另一方面,应对军备竞争、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此起彼伏的全球性挑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选择包容互鉴而不是你输我赢,聚同化异而不是激化矛盾,互利共赢而不是以邻为壑。聚焦中国,交流互鉴见证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同频共振、相映生辉。正在发生全面深刻变革的中国,超出了文明冲突论者们的预设,以其开放、包容、自信,成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引领者。新时代的中国,不仅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也愿意尊重文明多样性,分享发展红利,给世界带来机遇、和平与进步。实践必将证明,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合作、取长补短,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将谱写出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华彩篇章。如果说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理念是一个精彩起笔,那么它所勾勒出的则是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路线图,擘划的则是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繁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画卷。以此为指引,“一带一路”越走越宽,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支持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互利共赢的中国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行之以躬,不言而信。中国垂范在先,真诚以待,推动不同文明的同频共振、交流互鉴,一定能不断推进各国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03-29,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B.不同文明要和谐发展、和平共处,那就既要讲求参差多态、各美其美,又要注重美美与共、天下大同。C.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反映了中国人民“和实生物”的价值追求,彰显出中国坚持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D.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只有回到文明发展规律中找答案,才能回答好人类将何去何从、未来世界将会怎样这些问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文以总分总式结构建构文章,提出问题、分析论证、最后概述论证并展望未来。B.文章第二段以古丝绸之路、工业革命开启的现代化进程等例子论证了文明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的价值和意义。C.文章第三段从两方面分析当前的世界形势,又指出了一些国家激化矛盾、以邻为壑的危害。D.文章既关照历史,又立足时代,联系国内外具体背景,指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这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带来了思想启迪。B.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和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必须要包容互鉴,聚同化异,互利共赢。C.中国积极倡导、坚定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和责任担当。D.世界各国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携手合作中共同进步,将建设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