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pdf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1空气的性质:1空气是有重量的2空气具有流动性3空气能被压缩4空气是占据空间的。压缩空气有(弹性)。2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4个实验,要背熟):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结论用塑料袋套空气塑料袋鼓起来证明塑料袋里有空气把注射器向水槽里推水槽里有气泡产生证明注射器里有空气把气球套在塑料瓶的瓶口气球吹不起来证明塑料瓶里有空气嘴用力吹气球把纸放在玻璃杯的底部,倒扣纸没有湿证明杯子里有空气在水槽中3水和空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喷气气球气打的越足,压力越大,飞的越远,方向朝气球口的反方向。5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制冷空调赢放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人们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热气球和孔明灯)。6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7凤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各地区冷热不均,造成热的地区空气上升,冷的地区空气下降,形成气压差,从而使空气流动,也就形成了凤。总结:(流动的空气)就是凤,(空气的流动)形成了凤。8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空气的21℅,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占1℅。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10二氧化碳性质:(1)用醋和小苏打制取(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11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把冰块放在杯子里,盖上玻璃片。。。玻璃片上产生水雾。12空气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空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1)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环境。(2)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煤、石油等资源的使用。(3)减少开车次数第二单元冷和热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温度计的构成:液柱、液泡、刻度。(单位:摄氏度℃)3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由快到慢。4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2)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3)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1/35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6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传导主要在固体金属中传热,对流主要在液体、气体中传热,辐射主要是太阳)。7热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8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9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干冰(固体)。达到室温又恢复到气体状态。10像糖。蜡烛等一些物体,受热时会融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凝结成(固体)。11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12酒精灯的使用规则:(1)确定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2)自下而上斜向点燃。(3)用外焰加热。(4)用灯帽盖灭。1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酒精灯中的绳子叫(灯芯)。14人们可以用加热和冷却做那些事情?答:(1)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2)炼钢。(3)炒菜做饭。(4)冰箱里冷却保存食物。15(1)不同的物质,吸热散热的能力是不同的。比如海水和沙滩上的沙子,同样受到太阳的照射,温度却不一样。(2)同一种物质,颜色深的要比颜色浅的吸热能力强,散热能力强。比如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宽大的衣服,就是因为白色颜色浅,吸热散热能力弱。16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化身。云和雾是(气态),雨和露是(液态),霜雪冰是(固态)。17(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18蒸发:液体气体凝结:气体液体19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的流动)(周围的温度)有关。20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湖泊、海洋等中的水,受到太阳的照射,受热(蒸发)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变成(云)和(雾),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降到地球上形成了(雨)。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1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振动产生,声音产生;振动停止,声音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声音不能传播。声音在(真空)状态下不能传播。3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4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音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5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6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