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努力****幻翠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docx

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1《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主要教学7的乘法口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不管从学习方法上说,还是从教学内容上说,这都是一堂没有悬念的课,学生很容易可以把7的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有的老师甚至觉得它不是上公开课的好选择,似乎太简单了,没什么好上的。因此在选课时我一直在思考:怎样设计才能从简单入手,给学生创造“运用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进行思考”的机会;怎样设计才能为长远打算,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从数学角度去分析问题的素养。感谢我的导师在磨课过程中,用她专业的`数学素养、精准的数学眼光指导我逐个环节地预设、推敲、改进。其中对我又不乏尊重,给我提过建议后,给我独立思考、领会、自我把握的空间,她总说,只有我自己觉得顺了才能够准确地引导学生。课堂中,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方面的能力,我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参与观察,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本节课创设了“一共有多少天”的情景,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一个星期有7天,观察情境图中的对话提出“2个星期一共多少天?3个星期一共多少天?9个星期一共多少天?”的问题。接着再观察表格,思考“几个星期一共有几天”,在集体交流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乘法口诀算或用前一个数加7。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观察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课标中数学思考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二、从编制口诀入手,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课标在概括阐述“数学思考”时指出希望达到三个目的:让学生学会思考,体会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思考,特别是学会数学思考,是数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而学会思考的重要方面是学会数学抽象,学会数学推理,学会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设计了独立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活动,在学习卡中设计了点子图帮助学生编口诀,分解学习数学抽象的困难。在乘法口诀编制出来后,又结合点子图引导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表示的不同意义,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如:四七二十八,点子图横着看是4个7,竖着看是7个4。接着又安排观察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口诀间的联系,充分给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如:口诀里有都一个“七”;有一个数字是从一到九在增加;后面的得数每次多7等。学生经历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满足了表达的欲望,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三、从点子图入手,理解数线图,数形结合,记忆口诀。数线图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比6的乘法口诀中的使用点子图推算的方法抽象得多。因此我在教学中还是借助了点子图的教具,结合板书帮助学生理解1个点代表1天,7个点代表一个星期有7天,7个点用一条线段表示有1个7。这个做法,化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接着还加以延伸,让学生思考其它分法,数形充分结合,帮助记忆口诀。在调动课堂气氛的思考中,我设计了打电话对口诀、摘星星两个游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巩固了新学的口诀。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教学评价语言比较单薄;对于课堂上生成的错误资源,反应不够迅速,要迟疑一会儿才能改变策略;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个别提问的语言比较琐碎、不够准确;在引导过程中,自己还是比较着急,对学生放手还不够,扶得比较紧,尤其是课堂前10分钟。一个人,如果只会理解和接受别人的观点,只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或者不善于进行独立思考,将会十分平庸。学会数学思考,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学会思考的教师才能实现专业化成长的梦想。“实践探索在继续,我的思考也在继续。”未来,我会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路上不断前行……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2加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加法的第一节课,一年级的学生对加法有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但是对于加法的意义理解还不够深刻。结合学生的这一情况,这一节课我设计了两个情景,旨在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经验转化成数学知识,进而形成对加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环节的反思本节课的开始我通过“有几支铅笔”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用语言的表达提炼出有关于加法的数学信息,并且理解“+”即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合起来”的意思。这一环节中学生知道了加法的意思,但是对加法的认识还不够清新,此处我应该再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个地方要用加法来计算。建立加法算式与生活情境的联系,让学生学会总结,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到加法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