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9章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目的:加和增效(Synergism),也可以叫做协同效应即把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人为地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的性能比原来单一组分的性能更加优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1>2”的效果。例如,单一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在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起泡、乳化及洗涤等性能方面远不如含有少量十二醇等物质的品种。在洗涤剂配方中,也常常加入少量的十二酰醇胺或氧化二甲基十二烷基胺,用以改善产品的起泡性能和洗涤性能。9.1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9.1.1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β的确定和含义混合胶束:βMX1M为混合胶束中表面活性剂1所占的摩尔百分数,则表面活性剂2在混合胶束中所占的摩尔百分数为(1-X1M)C1M、C2M和C12M分别是两种单一表面活性剂和在特定组成比例下(有确定的α值)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β值和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的自由能相关β为负值表示两种分子相互吸引;β值为正值,表示两种分子相互排斥β值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分子的相互作用力越强而β值接近0时,表明两种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近乎于理想混合β值一般在+2(弱排斥)到-40(强吸引)之间9.1.2影响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的因素介质pH值的影响溶液pH值低于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等电点时,活性剂分子以正离子形式存在,通过正电荷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发生相互作用当介质的碱性或pH值增加,两性表面活性剂逐渐转变为电中性的分子,甚至于负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力降低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9.2产生加和增效作用的判据产生加和增效作用的条件(1)正加和增效作用:条件一:βσ为负值,即βσ<0;条件二:|βσ|>|ln(C10/C20)|(2)负加和增效作用:条件一:βσ为正值,即βσ>0;条件二:|βσ|>|ln(C10/C20)|产生最大加和增效作用时,表面活性剂1占活性剂总量的摩尔百分数α*产生最大加和增效作用时,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总和,C12,min9.2.2形成混合胶束产生最大加和增效作用,即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最低时,表面活性剂1的摩尔百分数α*产生最大加和增效作用时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最低值C12Mmin9.2.3综合考虑产生最大加和增效作用时,表面活性剂1的摩尔分数α*:K1和K2分别是表面活性剂1和2的γ-lnC曲线的斜率γ10,cmc和γ20,cmc分别为两种表面活性剂在其各自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或界面张力9.3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图9-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复配体系的洗净力9.3.2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9.3.3阴离子-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9.3.4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9.3.5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