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实用】.docx
上传人:海昌****姐淑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班社会教案【实用】.docx

小班社会教案_2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社会教案有关小班社会教案范文八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班社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会使用勺子。2、能按娃娃嘴巴大小选择相应的勺子。3、体验成长的快乐。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用可口可乐塑料瓶制成的各种“可乐宝宝”(要求:嘴巴有大有小)。另外准备各种大小的'勺子、各种豆子(黄色、红色、蓝色、绿色)。2、知识准备:认识几种豆子、有一定的角色意识。3、环境准备:场景设置如下。过程建议:1、幼儿来到娃娃社区,对生动可爱的“可乐宝宝”产生兴趣。教师简单介绍“蛙娃家”和“幼儿园”。教师:“瞧,宝宝肚子里空空的,饿极了。请能干的孩子去娃娃家当爸爸,妈妈;去幼儿园当老师,给宝宝们喂豆子吃。”2、请1~2名幼儿探索喂“可乐宝宝”的方法,教师在一旁纠正讲解正确动作。3、教师提出游戏要求:不撒饭,学说礼貌用语。4、幼儿自选角色,进人社区,合作玩游戏“给宝宝吃豆子”,提供分层教学材料:能力弱:喂饼干、糖果能力中等:大勺、小勺能力强:筷子(极个别)5、比一比“谁的宝宝吃饱了”。延伸提示:1、幼儿操作熟练后可选用筷子或夹子夹豆子喂宝宝。2、给娃娃吃各种形状的饼干,饼干形状与嘴巴形状要对应。小班社会教案篇2活动目的:1、促使幼儿和大班哥哥姐姐相互认识,培养友好的.情感和共同活动的兴趣。2、使幼儿(特别是独生子女)体会到兄弟姐妹之情,增加他们的交往机会。活动准备:与一个大班联系。活动过程:一、请大班幼儿到小班来。自己找朋友、结对子、互报姓名。在小班玩游戏。大班哥哥姐姐边玩边向弟弟妹妹介绍玩具的名称、玩法。二、带幼儿到大班做客。请大哥哥(姐姐)邀请一个小弟弟(小妹妹)一起玩,到喜欢的角落玩喜欢的玩具。带弟妹入厕、喝水,一起做喜欢的事情。三、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到幼儿园各个场所玩。要求大班哥哥姐姐照料好小班弟弟妹妹:帮助他们穿脱鞋子、擦嘴巴等。四、哥哥姐姐把弟妹送回班:小班小朋友互相交谈:哥哥姐姐带你到哪里去玩的,怎么玩的呢?五、小结: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得真开心。小班社会教案篇3活动目标:1、知道做事情要坚持到底。2、在观看故事表演和参与游戏的活动中,能够坚持完成任务。3、乐意参与表演活动,并坚持到底。活动准备:配班老师扮演饥饿的小猫,排练情景剧表演《小猫钓鱼》,并布置好场景。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表演《小猫钓鱼》,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它是一支很饿的小猫,小猫为什么会饿肚子呢?大,考吧.幼,师,网它为什么钓不到一条鱼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幼儿欣赏故事表演《小猫钓鱼》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小猫钓不到鱼和钓到鱼的原因。教师:第一次小猫钓到大鱼了吗?这次它为什么没有钓到鱼?教师:第二次小猫钓到大鱼了吗?这次它为什么没有钓到鱼?教师:最后,小猫钓到大鱼了吗?这次它为什么能钓到大鱼?三、师生共同小结:小猫不专心、三心二意就钓不到鱼,后来小猫一心一意就掉到了大鱼,我们做事也要像小猫后来一样,要有耐心,坚持到底。四、分组游戏"小猫钓鱼",鼓励幼儿能坚持完成任务。教师交代游戏的方法:请幼儿学做小猫,一起到鱼塘钓小鱼,并将钓到的鱼放在自己的小桶里。鼓励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大胆、细心地钓鱼,不要急躁,一定要有耐心,坚持到底。五、比一比看谁钓得鱼最多。教师给有耐心、能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发五角星。教学反思:本次活动孩子们大多玩的很开心,但是仍有两个小朋友哭鼻子,因为他俩没有钓到鱼。看到他俩哭,好几个小朋友围上去有的为他们擦眼泪,有的为他们擦鼻涕,还有小朋友掏出了兜里的糖果给他们,得到最多红花的那组小朋友还要把划给他们---那会儿我都看的感动了。总之,活动是成功的,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动手做游戏的乐趣,懂得了分享与合作的重要性,还懂得了做事要有耐心,不能急。小班社会教案篇4活动产生: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在生活上一手包办,忽视孩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活动目标:1、掌握系鞋带的正确方法。2、理解故事,记住短句“先绕一个圈,两头交叉绕一绕,拉拉紧”。3、提高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活动准备:《一双有蝴蝶结的鞋》故事图片,短绸带人手一根,幼儿鞋带的鞋上幼儿园。活动一:故事《一双有蝴蝶结的鞋》1、教师有表情的完整讲述一遍故事。2、结合挂图,教师边讲述边提问。(1)开始,妈妈为什么不给佳佳买这双有蝴蝶结的鞋?(2)佳佳是怎样学习扎蝴蝶结的?(3)到了佳佳的生日,妈妈真的.给她买了这双有蝴蝶结的鞋,佳佳是怎样穿好这双这双鞋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