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上传人:桂香****盟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第三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56分)(2020·运城高二检测)“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引黄入晋解决了山西大同转型发展的“水瓶颈”,形成大同跨越发展的“水支撑”。结合“引黄入晋北干线工程图”,完成1、2题。1.引黄河水到大同最有利于发展的产业是()A.煤炭开采B.煤炭化工C.灌溉农业D.水力发电2.关于引黄入晋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工程沿线水库在每年7、8月蓄水量大增B.沿线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C.调水工程建成后,会减轻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D.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完工后引黄入晋工程将失去价值【解析】1选B,2选A。第1题,煤炭开采与引黄入晋关系不大;灌溉农业的发展用水量太大,不经济,附加值低;水力发电一般是利用天然河道的落差,引水发电效率低、成本高;而发展煤炭化工,需要大量的水,有利于改变煤炭开采与外运的产业结构。第2题,引黄入晋工程沿线河流无论是雨水补给还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都是7、8月补给量最大,此时沿线各水库蓄水量最大;引黄入晋引水工程,沿线区域多山,工程量大;调水工程建成后,沿线地区地下水水位升高,再加上引水灌溉,可能会给沿线地区带来土壤盐碱化问题;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完工后并不能直接解决山西北部缺水问题,对引黄入晋引水工程的影响不大。(2020·洛阳高二检测)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3~5题。3.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A.石油、天然气丰富B.太阳能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D.水能资源丰富4.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5.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水华北地区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解析】3选D,4选A,5选C。第3题,川、渝石油、天然气丰富与其电力丰富关系不大;川、渝多云雨天气,太阳能资源不丰富;川、渝地区煤炭资源不丰富;川、渝地区落差较大,故水能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第4题,西线工程把“调水”变为“调电”,则在中上游地区建水电站,可以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增加冬春季节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黄土高原,故不会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从理论上讲,水电站会拦截部分河水,故黄河流域的总水量不会大大减少。第5题,西线工程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工程量不小;西线工程输水至黄河上游地区;与东线、中线比较,西线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西线工程地点经济基础不好。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25.2万公顷。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据此完成6、7题。6.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7.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A.尼罗河断流B.灌区土地盐碱化C.降水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解析】6选D,7选B。第6题,该调水工程建成后,规划开发耕地25.2万公顷,说明工程主要作用是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7题,由于受水区域为沙漠地区,农业生产只灌不排会产生盐碱化危险,所以修建了排水系统。二、非选择题(共14分)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下图甲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________作为输水渠道进行调水,体现了人类活动对________(水循环环节)施加影响。(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积极意义。(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3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3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单元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分析区域联系 单元活动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