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产GF-1的高寒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国产GF-1的高寒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基于国产GF-1的高寒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国产GF-1的高寒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高寒山区是指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寒冷山地区域,是我国与西伯利亚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其气候、地形等特殊环境,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现状。高寒山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GF-1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频率。基于GF-1卫星数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研究将为高寒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因此,本研究旨在利用GF-1卫星数据对高寒山区的土地利用进行遥感分类研究,为当地的景观格局、生态环境及经济开发等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二、研究现状遥感技术是对土地利用覆盖进行监测、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手段。根据现有文献可知,已有学者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如Landsat、Modis等卫星数据对高寒山区的土地覆盖分类研究较为丰富。2004年,张伟锋等研究人员利用LandsatTM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青藏高原北部高寒草甸植被类型的分类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地物光谱特征的识别和分类,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该区的草甸植被类型。2008年,撒建平等人利用Modis数据对黄河源区的草地面积进行了实测,并利用分类模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草地分类中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以上研究表明,遥感技术对高寒山区的土地利用分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但是,目前尚未有关于GF-1卫星数据在高寒山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报道。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GF-1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高寒山区的土地利用进行遥感分类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数据获取与预处理。通过浏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5米分幅遥感影像,筛选选取研究区域内的影像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影像融合、镶嵌等处理。2.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利用ENVI软件对预处理过的遥感数据进行分类分析,通过对影像的光谱、空间、纹理等特征进行分析,将研究区域的土地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将利用NDVI、NDSI、DEM等指标,辅助进行影像解译与数据处理。3.数据精度评价。对样本点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检验,对研究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四、研究预期成果1.尝试用GF-1卫星数据对高寒山区土地利用覆盖进行遥感分类研究,实现高寒山区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与分析的重要手段。2.实现对研究区域土地覆盖特征的准确解译,并编制高寒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3.对GF-1卫星数据在高寒山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探索,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与技术支持。五、研究进度计划1.数据获取与预处理(2022年1月-2月)。2.初步分类结果获取(2022年3月-4月)。3.自然地物分类结果获取,并利用NDVI、NDSI等指数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2022年5月-6月)。4.现实情况分类精度评价,并编制高寒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2022年7月-8月)。5.研究结果总结与论文撰写(2022年9月-10月)。六、参考文献1.Luisen,C.(2017)ThephysicalextentofsoildegradationintheLoessPlateau:Acasestudybasedongeographicalobject-basedimageanalysisofGoogleEarthEngineLandsatimagery.Catena,153,86-94.2.张伟锋,刘翠霞,常琳,张宏仁.基于植被指数的高寒草甸分类研究——以青藏高原北部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4):5-9.3.撒建平,金重凤,吴玉芹.黄河源区草地面积遥感估算及分类模型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