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计划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考复习计划精选.docx

中考复习计划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复习计划有关中考复习计划范文汇编10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复习计划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考复习计划篇1现在已经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大多存在着这样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很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若能够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中是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成绩。那么,应该注意哪些策略和方法呢?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以往总复习的实践与体会、别人成功的复习经验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简单谈谈我们年段备课组今年语文总复习的一些思路。一、三项原则。中考语文复习遵循的三项原则是:1、吃透考纲——准确把握命题方向;2、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3、触类旁通——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延伸运用。二、四轮系列复习。四轮复习是对初中语文六册课本及所有中学语文知识内容的有序复习。第一轮复习(3月16日——4月11日):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思路:以整册为单位复习,基本上是三册用时两周方式,这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以考纲为纲。抓住基础,把握教材的重点与考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全面的复习,按“重点知识梳理与强调——学生练习巩固——教师例题分析与重点讲解”三个步骤进行,形成知识的积累。复习要点:①规定背诵篇目的精确过关:理解→背诵→默写。②课内文言文过关:归纳主要知识点(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等)、注重课下注解及译文。第二轮复习(4月13日——5月16日):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思路:这轮复习以考点为据,针对考试试题内容,按听力、积累运用、阅读、写作四版块分类复习,进行体裁知识、语段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通过专题突破,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提高能力。复习要点:①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应用题的'方法指导及训练);②文言文阅读(文言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注意对比阅读);③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④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第三轮复习(5月18日——6月6日):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思路: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这轮复习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技巧补充训练和模拟考试,注重运用,强化对知识的迁移、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创新。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通过查缺补漏,强化学习的目标性和针对性,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训练时可选近两年的各大市中考题或选难度、容量与近年中考题相近的题目练习,真正起到模拟的作用。复习要点:①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②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③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第四轮复习(考前一星期):自主复习、整理消化、自信迎考。思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复习要点:①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知识结构。②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三、五点注意事项。1、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近三年我市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大变化。试题内容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听说能力的测试,到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到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精心准备,争取积累运用部分得高分。背诵篇目要字字落实,时时“温故”,针对学生基础比较差,要归纳出重点句,重点检测。运用归类的方法,将积累的名句进行梳理,进行比较式的学习记忆。如同为描写月亮的诗句、都表达思乡情怀的诗句等。对课外一些常见的诗文名句、名言警句也要注意积累和摘抄。要求学生“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对于名著阅读,则要紧扣考纲规定的7部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