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半年经信工作情况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今年以来,在市经信委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区积极抢抓战略发展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推动存量产业调整与增量产业培育双线并举,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区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总体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指标基本实现“双过半”。一、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一)强化监测分析,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1、全面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实时掌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深度研究服务工业经济发展对策,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稳中求进。从新增规企数量来看,行政区年初新增13家规模企业,上半年实现产值2.5亿元;从重大项目来看,各重大产业项目稳步推进,X产业基地项目已于7月7日正式开工建设,X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四栋厂房有望年底前竣工投产,X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预计明年年底前竣工,虽然目前尚未形成新的支撑,但未来发展后劲势头强烈。2、深入开展经济形势调研。走访街道园区,了解街道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年走势,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及新增点培育、重点企业发展情况。按季度召开街道、开发区企管站长会议,了解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运行及当前工业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等情况。在全面掌握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十三五课题研究和《“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3、全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制定《2016年度造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与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承诺书,采取重大节假日专项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共组织安全生产专项检查9次,累计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质量隐患70条。定期与民爆企业对接,不定期开展库区安全检查,督促民爆企业完成库区监控设备故障等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开展监控化学品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二)突出绿色发展,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1、抓好新兴产业培育。研究编制《关于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强化产业链招商,牵线X集团投资X配套项目,目前已签约落户项目17个,在谈项目6个。加快推进X产业项目建设投产,其中,总投资7.6亿元的X科技产业园、总投资7亿元的智慧谷等项目均在进行主体施工;总投资30亿元的X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X服务园等项目均按进度正常推进。2、推动创业创新发展。研究编制《X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加强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为企业争取更多的资质和扶持。指导X小企业创业基地加快众创空间建设,目前该基地与X合作的1500平米的“X空间”已装修完毕。小企业创业基地与X共同打造“智造工场”众创空间项目即将投入使用。3、全面落实节能降耗。完成2015年度3家企业清洁生产企业审核,申报X年度2家企业清洁生产企业审核计划。组织开展2家能耗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能源利用情况检查,并完成2家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的能源利用报告。完成X等6家企业的改扩建项目能评审查。4、分类推进节地提效。深入开展“新一轮”工业企业节地提效工作,完成26家企业“一企一策”工作方案。对2015年节地提效单位进行奖励补助,对6家街道、开发区节地提效工作奖励X万元,节地提效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设备补助3家共X万元,街道、开发区回收回购低效闲置工业用地补助2家X万元,平台载体补助4家X万元。5、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加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区域通信管网迁移改造的协调工作。召开两化融合贯标专场推介活动,确定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1家。组织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示范工程和市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共确定省示范工程1个和市重点项目计划7个。(三)加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发展潜力活力1、加强政策宣传,促进政策落地。针对中小企业对政策了解不够,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搜集整理了近年来国家、省市区中小企业的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并汇编成册,首批编印《中小企业优惠扶持政策摘编》近400本,发给中小企业学习参考。同时,在开发区开展相关政策解读培训活动,我区50余家中小企业参加了培训,其目的就是促进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能够“落地”,能够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应用政策、享受政策,解决了打通服务中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2、开展中小企业培训。针对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缺乏,管理技能经验不足等问题,通过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QQ群、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站等多种途径,问计于企、问需于企,采取自办和与市经信委联办的方式,多形式的加强中小企业培训工作,提升企业家和企业管理的管理、经营能力。目前已经举办或与省市合办的形式组织企业参与“企业家大讲堂”、“电焊工维修电工培训”、“股权融资培训”等培训10场次,培训企业200家次,直接培训人员近300人次。3、做好要素保障。开展“多银一企的星型”银企对接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