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清明节主题策划活动方案清明节主题策划活动方案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主题策划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清明节主题策划活动方案1一、活动背景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风吹柳絮,清明节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的开始了。随着清明节临近,清明节经济正慢慢的火热起来,其x天小长假必将引起短线旅游、消费的小高潮。以“旅游、休闲”为由头,推出多款清明节假日的组合产品,以此拉动济南、聊城温泉市场的.消费欲望,增加酒店温泉客流量及客房入住率。二、活动目的1、以清明节踏青游为主题在五一长假前期的形成一个小高潮,为五一长假做好前期铺垫工作。2、搭建节日惠客平台,促进节假日消费,提高酒店营业额。3、展示我店五优良服务品质,塑造御临泉品牌,提高本酒店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三、活动主题踏青青明节,爱慕御临泉。四、活动执行时间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五、活动亮点探寻xx的西xx,净化身心灵尘埃。畅游聊城最美x湖,品鉴江北水城文化。游湖:xx湖x平方公里水面,小岛杨柳岸,船儿慢慢游。踏青:x余亩酒店江南园林美景,x平方公里东昌湖生态景区,满眼皆绿,呼吸春意,畅享生活。养生中餐:原生态野菜、广府靓汤、生猛海鲜,打造养生美食文化,绿色健康新传说。清明节主题策划活动方案2一、指导思想:4月5月,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清明节,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弘扬新华精神。校团委拟举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清明节扫墓活动。带领部分年级学生,前往扬州烈士陵园扫墓。二、工作小组:组长:施瑞霞副组长:李甲文、彭雪霞、阮荣、王功华、胡志勇、林军、朱玲、薛义荣、周建平、郭飚、姜维萍、查宝才成员:杨友宏、陈家梅、陈慧、刘宏胜、王峰、凌广静、沈红玲、高雅洁、沈涂、何丽娟、薛尧、丛元高、赵园园、潘宏捷、蒋荣娟、陈自强、王优娴、李家元、王倩、赵久勇参加扫墓人员:高一年级全体学生、新团员三、具体安排:1、时间安排:4月2日下午13:20集中,13:30出发,15:30回校2、集合地点:校门小广场3、参加扫墓人员要求:(1)统一穿春秋季校服、戴校徽,团员还需戴团徽。(2)一切行动听从带队老师的指挥,不擅自行动,注意安全。(3)扫墓期间,严肃认真,不嘻戏,追逐。4、具体扫墓程序(1)在烈士陵园门口集中,步行至烈士陵墓前(2)敬献花圈、挽联、行三鞠躬礼(3)默哀,奏哀乐(4)学生代表致悼词(5)新团员入团宣誓(6)老团员为新团员佩带团徽(7)新团员代表发言(8)向烈士墓献花(9)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各班有秩序地参观革命烈士展览馆5、15:30集中回学校四、活动准备1、购花圈两个,挽联一副,白花50朵。2、数码相机、电喇叭、录音机、磁带等。3、校旗一面、团旗一面、团徽150枚、入团誓词。4、矿泉水30瓶。5、准备一些常用药品。清明节主题策划活动方案3活动目的:通过清明节的主题教育,让同学们了解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另外还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一些习俗,清明节的历史由来。通过这次主题教育,还让学生来缅怀先烈,知道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活动过程:一、清明节的来历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按公历来说是在每年4月5日和6日,按农历在三月的上半月。古人算节气,都从冬至起,从冬至到清明,中间整整隔了七个节气。每个节气按15天计算,整整105天,交清明节则是106天。所以古人说:“冬至百六日为清明”,又说:“春分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二、清明节的习俗。1、祭祖扫墓。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2、清明节要荡秋千。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粗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