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蛋鸡的饲养管理(一)雏鸡的饲养管理根据鸡的生理特点和从方便饲养管理出发,将0-20周龄的鸡分为0-6周龄和7-20周龄两个阶段,0-6周龄的鸡称为雏鸡,7-20周龄的鸡称为育成鸡。1、雏鸡的生理特点:雏鸡具有与成年鸡不同的生理特点,了解雏鸡这些特点,便于针对其弱点加强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1)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成年鸡的体温是40.5-41.7°C。而初生雏鸡的体温约是39°C,在4日龄时开始均衡上升,到10日龄时才能达到成年鸡体温,21日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所以育雏期间依靠人工控温才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2)生长迅速,代谢旺盛:5周龄时体重可达到出壳重的10倍。所以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必须满足雏鸡的各种需要,以保证其快速的生长发育。(3)消化能力弱:雏鸡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和嗉囊的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因此育雏初期要增加饲喂次数,并且要求饲料营养全面。(4)敏感性强:对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的缺乏或药物的过量,都会很快反应出病理症状。因此要求喂给雏鸡全价饲料,添加药物一定要拌均匀,防止发生药物中毒。(5)抵抗力弱: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很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微生物的侵袭,感染疾病。因此育雏期间尤其是育雏前要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育雏期间做好免疫接种。(6)胆小,群居性强:周围环境的任何改变都会引起惊吓、混乱,所以育雏室内尽量保持安静。并且应有防止兽害的设施。3、雏鸡的饲养管理(1)饲喂技术①饮水:雏鸡第一次饮水为初饮,要求为温开水,其水温应保持与室温相同,可以在饮水中加入适量抗菌素和3-5%的葡萄糖糖,增强抵抗力。一般在毛干后3小时即可初饮,这样有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的作用。初饮后,不应再断水,因为育雏温度高,避免引起脱水。②开食:雏鸡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开食一般在初饮后3小时至出壳24小时以前,观察鸡群,当有1/3的个体有寻食、啄食表现时就可开食。如开食太晚会消耗雏鸡体力,雏鸡就会变得虚弱而影响生长发育,增加死亡率。开食方法是将准备好的饲料撒在硬纸、塑料布上,或浅边食槽内。一般初期采用自由采食,以使雏鸡迅速熟悉采食与饮水,防止饥渴。3日后至前2周每天喂6次,其中夜里喂1-2次;第3-4周每天喂5次,5周以后每天4次。在每只鸡都能同时采食的情况下,每次大约采食45分钟就够了。3、雏鸡的管理(1)温度:因为雏鸡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所以温度的控制是育雏的关键所在。鸡群的温度为35-38°C,以后每周下降2-3°C,但一定要掌握平稳、均衡,防止忽高忽低,否则温度的突然变化易引起雏鸡感冒,降低抵抗力,诱发其他疾病。育雏时温度高低的衡量方法除参看室内温度表外,主要是“看雏给温”。温度正常时,雏鸡活泼好动,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粪便正常,睡眠安静,无异常叫声,在育雏室内分布均匀。温度高,雏鸡远离热源,伸翅和张嘴,呼吸增加,发出吱吱的叫声;温度低时,雏鸡聚集在一起,靠近热源,行动迟缓,颈羽收缩、直立,常发出叽叽的叫声。夜间气温低,育雏温度比白天应提高1-2°C。育雏给温:通常第1周龄间的适宜温度不能低于32°C,第二周是29-32°C,其后根据具体情况,每周下降2-3°C。目前常用给温的方法是高温育雏。所谓高温育雏就是在1-2周龄采用比常规育雏温度高2°C左右。高温育雏能有效地控制雏鸡白痢病的发生和蔓延,对提高成活率效果明显。实践证明,育雏小环境的温度可以有高、中、低之分,这样一方面可促进空气对流,保持空气清新;另一方面雏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生理需要,自由选择合适的温度,扩大了活动范围,可以增加雏鸡的抗病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湿度:在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要求不严格。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或与其它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时,才能对雏鸡造成危害。如高温低湿易引起雏鸡的脱水,绒毛焦黄,腿、趾皮肤皱缩,无光泽,体内脱水,消化不良,身体瘦弱,羽毛生长不良。育雏室的相对湿度是:1-2日龄为65-70%,10日龄以后为55-60%,育雏前期要增大环境湿度,因为前期雏鸡饮水、采食较少,排粪也少,环境干燥,而随日龄的增加,排粪量增加,水分蒸发多,环境湿度也大,要注意防潮。尤其要注意经常更换饮水器周围的垫料,以免腐烂、发霉。(2)密度:每平方米面积容纳的鸡数称饲养密度。密度大小应随品种、日龄、通风、饲养方式等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合理的饲养密度是鸡群发育整齐的先决条件,如果密度过大,鸡群活动困难、采食不均,易感染疾病和发生啄癖,弱雏也易被挤压致死,死亡率增加;如果密度过小,不利于保温,同时房舍的利用率也不高、不经济。另外,饲养密度与饲养方式的关系比较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