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弘扬传统文化的名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言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经典的名言很是熟悉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的名言,欢迎大家分享。1、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4、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5、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说》6、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7、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9、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10、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11、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12、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13、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1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15、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7、弘扬传统文化作文推荐18、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19、传播东方智慧,文化润泽心灵。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21、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22、一百三十六、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23、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24、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25、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26、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2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28、一百五十六、仁者寿。――《论语·雍也》29、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31、一百三十、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32、一百二十四、见得思义。――《论语·季氏》33、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言·学行》。34、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35、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36、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励志警句3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39、一百二十、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40、贫而无诌,富而无骄。——子贡4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42、弘扬传统文化美德作文4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4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4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4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4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49、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50、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5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5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53、一百三十八、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54、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55、传播东方智慧,点睛中国商战。56、传统是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力。但是,它是消极的,因此一定要被摧毁。——恩格斯57、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58、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59、一百一十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60、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6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62、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63、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6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6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6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69、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70、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7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72、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74、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