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宏观经济:崩溃还是复苏?-1.docx
上传人:是秋****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朝鲜宏观经济:崩溃还是复苏?-1.docx

朝鲜宏观经济:崩溃还是复苏?-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朝鲜宏观经济:崩溃还是复苏?最近10年来,朝鲜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没有朝鲜官方提供的正式经济数据可资参考,各国观察家根据各自的信息来源,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了各种结论,从而也不时引起了朝鲜经济是崩溃还是复苏的争论。一、朝鲜经济的问题和原因20世纪90年代中期,朝鲜经济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困境。电力严重短缺,造成了原材料生产滑坡、工业生产企业开工率极度下降的连锁反应。同时,农业生产连年大幅度下降,带来了粮食正常供应的极大困难。结果,世界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每年都呼吁国际社会对朝鲜提供人道主义食品援助,而且不少朝鲜居民非法偷越国境寻求出路。朝鲜陷入这种以“能源难、原材料难、粮食难”为主要表现的经济困境,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东欧剧变和苏联崩溃,使朝鲜失去了原来与这些国家协作保有的战略物资来源和主要的商品出口市场。这些国家停止与朝鲜进行易货贸易后,朝鲜又没有足够的外汇继续进口石油、棉花、焦炭等战略物资;而这些国家对西方国家开放市场,又使许多朝鲜商品失去了竞争力。第二,美国对朝鲜的经济封锁和制裁,进一步缩小了朝鲜的国际经济空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朝鲜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封锁和制裁。东欧剧变后,在美国要求停止与朝鲜进行贸易,否则西方国家不提供贷款的压力下,东欧等国家都停止了与朝鲜的正常贸易,导致出现了朝鲜有竞争力的商品也无处输出的局面。第三,1995~1997年连年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给朝鲜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能源、原材料的短缺和工业生产的瘫痪,使朝鲜不仅难以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而且不得不砍伐森林作为工业和民用能源,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恶性循环。第四,金日成主席突然去世和与美国进行的核对峙,使政治稳定和安全问题陡升为最紧迫的课题,致使朝鲜无法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地调整经济结构,结果更加恶化了经济困境,逐渐降低了国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二、朝鲜开始根本性地调整国内经济针对上述原因,朝鲜在初步稳定核问题之后,于1998年从分配制度开始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这就是在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以提高国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为目的,放弃过去长期实行的“干好干坏、干与不干都一样”的分配方式,采取了“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在工厂和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将分配单元从几十个人的“作业班”缩小到了十几个人的“分组”。同时,朝鲜开始改变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的模式,逐渐将经济管理权下放到了各道和基层单位。尤其是在最紧迫的能源生产领域,朝鲜采取开发本国丰富的水力和煤炭资源的战略,在中央投资兴建大型水电站的同时,要求地方大力兴建中小型水力发电站,并且把地方生产的电力全部用于地方使用。结果,1998年朝鲜遏制住了经济连续9年下滑的局面,大大改善了1999年的财政收支预算。但是,由于大型水电站建设周期比较长、中小型水电站只能服务于小规模的地方经济,而且各煤矿采煤面比较深和技术落后,能源和原材料短缺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由于没有调整价格体系,新的分配方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2000~2001年的经济状况没有能够大幅度地全面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朝鲜以理顺中央、地方、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进一步提高国民劳动生产积极性为目的,于2002年7月对整个价格和工资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这次以粮食为基准的价格体系调整,辅之以给予农民更大的生产自主性、减少国家的粮食收购比例、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等措施,因而极大地焕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价格调整之后,平壤附近的各农场甚至在农忙季节也不再需要城市职工提供一般的劳动力。由于这些政策措施,2003年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朝鲜粮食产量达到了413万吨的近年来最高水平。与此同时,2003年朝鲜又在黄海南道的三个农场,进行了采用计算机技术调查农田土质、选择农作物品种、确定化肥种类和数量、调整劳动生产结构的“信息农业”实验工作。结果,在几乎没有施用化肥的情况下,取得了实验田粮食产量增长80%的成果。今年朝鲜在全国各道各选一个农场,继续进行这种实验。如果实验效果继续显着,则从明年起将把这种作业方法普及到全国各农村。显然,如果这种方法能够成功,朝鲜很有可能在2008年左右解决粮食自给问题。这次工资体系调整,则主要以极大地刺激煤炭工人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为目的。因而,工资体系调整后不过两三个月,散落到“农民市场”做小买卖的煤炭工人,不仅纷纷返回了矿山,而且主动到劳动条件最差的采煤面,排除积水进行采煤作业,让人看到了多年不见的优质煤炭滚滚而出的景象。另一方面,朝鲜在继续大力兴建各种水力发电站的同时,廉价地购置俄罗斯的闲置设备,开始了对50年代苏联援建的平壤、北仓等具有全国性意义的火力发电站的技术改造。平壤火力发电站完成技术改造后,使用煤炭工人开采出来的优质煤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