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形势政策教育精品多篇前言:形势政策教育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形势政策教育篇一学《纲要》看教育这是第一次看这么正式的文件,有幸是有关于教育这个又大又深的话题(当然得益于这次论文),文件名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就是新的、较好的事务取代旧的、较差的事务,这是事务发展的必然规律。纲要中的规划时期为2010年到2020年,到那时,“旧的事务”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既然要改革那么一定是存在着问题。好的方面不消多说仍是好的,然而存在问题的地方就一定要指出才能改进,所以我就浅谈一下学习纲要中高等教育部分后对现行教育的弊端一些拙见。一、特色文中有这样一些话:“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臵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纲要中多次提到“特色”,说明没有特色已经成为党建高等教育的一大问题。着眼现实也正是如此,大学和大学的差别越来越小,“建设研究型、综合性、一流”等口号广泛见于各个学校的发展目标中。精而深,广而泛,两者无所谓孰好孰坏。然而一些本就急剧特色的学校却非要做得“综合”,就好比让刘翔去踢球,必然耗费了在优势项目上的时间与精力。一个开放健康的学术环境应该是百花争鸣,异彩纷呈,相互之间存有矛盾,又在大方向上一致,这种对立统一才符合事务发展的客观规律。学生和学生的差别越来越小。学校的趋同,以及目前“一锅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个性”越来越难见到。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创新的匮乏,同样的道理,没有个性就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二、实践纲要中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词是“实践”。纲要指出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教学无疑是教师的实践,而在平时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现在我们的绝大多数学校在操作中都以科研为考核的首要内容。一方面大学教师的确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否则肯定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对知识的需求。但大学毕竟是学校,不是研究所,其根本任务在于教书育人。教师的科研应该反过来用于教育,而不是高于教育。其次,以教学为考核内容实施起来具有难度,教育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对知识的掌握也不是能够马上体现的。这就要提到现行检验教学的方法:考试。考试本身无可厚非,是一种有效的检验手段,国内国外都是如此。但目前我们的考试大都过于程式化、机械化,无法达到检验教学的目的。“一学期就是十八周的幼儿园加两周的高三”这是微博上以为网友对大学生的描述,跑去夸张和幽默,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如何改进考试机制这个一直以来缠绕教育的大问题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纲要对实践提出的另一个要求。以我们自己学校来说,实验设备与学生数量严重失调、设备老化无法满足正常教学,已经被各届同学抱怨过了。而且同考试一样,实验程式化,不知所以一样更过,使得实践在同学心中的重要性大打折扣。实践与创新是经常被一起提到的两个词,试问在我们所赐缺乏实践的基础上(老师和同学都是如此)而空谈创新,为了创新而创新,得到的成果更够具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三、锦标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考试要得第一名,别人会的你也要会等等。这种锦标化得比较竞争从小就在我们心里根深蒂固,少考十分就低人一等,学习的目的就是考试。然而现在来看这种思维方式完全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在这种竞争中磨灭掉了对科学的渴望与热爱,最后剩下的事数字带来的快感。这种锦标化早已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蔓延,比如体育、经济甚至于这篇纲要中也经常见到“增强某某质量,深化某某改革,争创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学”这样的话。当我们为某一亩地而奋斗,付出不懈的努力后一定会有所回报,同时各种锦标也会作为奖励随之而来,但绝不应该以这种锦标为目的。没有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是因为想要获奖而投身科学事业的。我们的教育更应该以学生为基础,努力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毕业生,这样我们的学校一定就是一流的大学。四、服务大学是一个社会思想最前沿的地方,同样也是精英及未来经营汇集的地方,在这里的和曾经在这里的人们具有更加开放的思想、更大得能力。所以这里的人们理所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纲要中提出了要求高等教育增强服务意识,我觉得这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如果这样一个掌握着社会大部分先进文化的团体五项外界输出的话那么社会将没有发展的动力。以上是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的一些体会,最后衷心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发展得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