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护理病历【病人资料】姓名:XXXID号:306291性别:女住址:XXX河南街白桦委12组年龄:51岁入院日期2014-3-9婚否:已病史采集日期2014-3-10籍贯XXX省XXX市病史记录日期2014-3-9民族:汉族病情叙述者本人现病史:以“四肢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3天”为主诉于2014年3月9日入院。缘于入院前5天出现感冒,未给予治疗,症状好转,患者于7日晚9时瞧电视时出现四肢麻木无力,8日早上7时四肢无力症状加重,9日来我院就诊,头部MRI检查未见异常,颈椎MRI检查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5-C7椎体缘轻度骨质增生,C4-C7椎间盘向后突出,相应椎管略狭窄。血钾钠氯未见异常。在门诊观察室观察,18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停止,瞳孔扩大,意识丧失,立即给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瞳孔恢复正常,意识恢复后收入我科重症监护室,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消失,无深浅感觉障碍,双侧腱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征阴性。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个人史:生活习惯与自理程度:无烟酒嗜好,生活能自理。家族史:父母、儿女均健康。心理社会评估:病人受家长得情绪影响,心理紧张,对疾病得预后顾虑甚多。体格检验:T:36、5℃P:76次/minBP:12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差,消瘦。气管居中。胸廓平坦,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罗音,心脏不扩大,第一心音亢进,未闻及其她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腹水征阴性,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无包块。四肢及脊柱发育正常,活动好。无关节肿胀畸形,双下肢踝关节处有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消失,无深浅感觉障碍,双侧腱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征阴性。余无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2g/L,WBC6、0*109/L;尿常规:RBC满视野/HP,蛋白质+++;血沉:50MM/h:抗O:1:500;C3:0、6g/L:C4:0、1g/L;肾功能:BUN6、22mmol/L,Scr130umol/L;咽拭于培养:溶血性链球菌阳性。心电图:正常。胸片:正常。入院诊断:格林巴利综合症病程记录:病程中出现呼吸困难,饮食及睡眠欠佳。给予免疫球蛋白、神经营养、消炎支持治疗,病情危重,于3月12日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持续呼吸肌辅助呼吸,现四肢肌力0级,无深浅感觉障碍,双侧腱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征阴性,可脱机锻炼,腹胀明显,水样便。【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周围神经损害、呼吸肌麻痹有关。(1)给氧:持续低流量给氧,并保持输氧管道得通畅。当病人动脉血氧饱与度下降时应加大氧流量。(2)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半坐卧位,鼓励病人深呼吸与有效咳嗽,协助翻身、拍背或体位引流,及时清除口、鼻腔与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3)准备抢救用物:床头常规备吸引器、气管切开包及机械通气设备,以利随时抢救。(4)病情监测:给予心电监测,动态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动脉血氧饱与度及情绪变化。询问病人有无胸闷、气短、呼吸费力等症状,注意呼吸困难得程度与血气分析得指标改变。当病人烦躁不安时,应区分就是否为早期缺氧得表现;当出现呼吸费力、出汗、口唇发绀等缺氧症状,肺活量降至20~25ml/kg体重以下,血氧饱与度降低,血气分析血氧分压低于70mmHg,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及早使用人工呼吸机。一般先用气管内插管,如1天以上无好转,则行气管切开(用外面围有气囊得“Y”形气管套管),外接呼吸机。(5)呼吸机得管理:详见第二章第十六节“机械通气”得护理。(6)心理支持: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人常因呼吸费力而紧张、恐惧,害怕呼吸停止,害怕气管切开,恐惧死亡,常表现为躁动不安及依赖心理。护士应及时了解病人得心理状况,主动关心病人,尽可能陪伴在病人身边,耐心倾听病人得感受,告知医护人员会认真观察其病情得细微变化,使其情绪稳定、安心与放心休息。同时还要讲解病情经过、使其认识到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得重要性,告知本病经过积极治疗与康复锻炼大多预后很好,以增强她们对治疗得信心,取得充分信任与合作。2.躯体活动障碍与四肢肌肉进行性瘫痪有关。(1)饮食护理:指导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且易消化得软食,多食水果、蔬菜,补充足够得水分。延髓麻痹不能吞咽进食与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应及时插胃管,给予鼻饲流质,以保证机体足够得营养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营养失调。留置胃管得病人强调在进食时与进食后30min应抬高床头,防止食物反流引起窒息与坠积性肺炎(留置胃管得护理见本章第五节脑血栓形成)。(2)预防并发症:重症GBS因为瘫痪、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往往卧床时间较长,机体抵抗力低下,除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压疮、营养低下外,还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肢体挛缩与肌肉失用性萎缩、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护士应指导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