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心得体会寄语: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心得体会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心得体会1委直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自己能够以积极姿态投入,一方面,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两学一做”的指示要求,协助委党组做好学习教育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并参加机关、支部的集中学习研讨,原原本本学习规定书目和文件,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边学边做,边查改边,认真查摆自己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工作作风、执行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的首要任务是强化党建意识党的建设简称党建。广义上党的建设,指的是政党为完成自身的使命而进行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和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狭义上的党的建设,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进行的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与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生理学上,意识脑区指可以获得其它各脑区信息的意识脑区。这里,党建意识主要是指对党建工作重视和落实的程度。党的建设是毛泽东总结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它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党的一个工作部门,还是一门学科,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党建意识是执政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党务工作者的主业意识和主体责任。党员也要有党建意识,这是对一名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当前,党的建设、党建意识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党员队伍来看,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存在党建意识模糊、党建工作淡化、党建制度松懈、党的纪律松弛,有些党员背离党章要求,甚至忘记党员身份,身在党内,心在党外;一些党员干部不顾党章和党纪约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心所欲、我行我素、触犯党纪国法;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了党内职务、忘记了“一岗双责”,出现对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现象;有的党内相当层次的领导干部,为了个人的名利地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为个人贴金的“形象工程”。不久前,中央纪委网站曾经关注两个热词:“党费”和“迷信”。有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的党员干部,拿着高薪却不及时、足额交党费。经过巡视整改,山西20多家国企的党员干部补交了8900多万元党费,天津60多家国企补交了2亿多元党费。共产党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者,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烧香拜佛、求仙问卦看风水,把佛龛神像都供到了办公室(广东省原政协主席**,素来烧香拜佛、别墅里供奉着数尊神像,曾当众跪拜“大师”王林),哪还有一点党员领导干部的样子。从党的组织来看,党建意识不强表现在,有的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不起作用;有的管党治党不严格,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不落实;有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制度形同虚设;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认为党建工作就是机关党委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在国有企业巡视报告中,大多都有这么一句话: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不落实。有的党组织居然把预备党员甚至是非党员任命为党的干部,可见党章意识淡漠到何等地步。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党的建设,损害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党建意识,当前首要的是增强党章党规意识,就是要求每个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面对怎样严峻的考验,都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都要坚定自己的信仰;无论在哪个岗位和地方,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时时刻刻记着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遵守党的章程,落实党建工作制度,严守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的纪律,百折不挠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威信,坚定不移为党的事业奋斗。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的当务之急是认真找准问题回顾自己参加工作特别是从事党建党务工作以来,能够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事大非面前能够做到立场坚定,明辨是非。但在落实从严治党管党工作上也还存在标准要求不够严格、落实党章党规不够深入等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作干劲有所消退。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和临近退休年龄,工作热情有所减退,对自己的要求也有所放松。没有时刻以党章、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党建工作事务性多、量大、有时在几项任务要求同时完成且文字材料又多时,会产生应付了事的想法,想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首先考虑怎样做到最好,导致工作中精品不多。二是工作不够认真细致。有些工作计划和方案考虑的不够周全,自己起草的文稿也有不少大话、套话、空话,有时还有纰漏,对机关党办有的文稿也存在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三是工作抓落实不够。存在以文贯文,以会贯会的现象,习惯靠会议、文件抓工作,认为开过会议、发了文件就心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