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当前湖北经济运行态势与对策研究2009年以来,在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促稳定的政策措施作用下,我省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地增长态势。从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投资、消费两大引擎齐发力,工业经济企稳回升,金融信贷大幅增加,使得我省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好于全国。但是在这背后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并着力加以解决。一、经济运行“喜忧参半”1、经济增长名列全国第11位上半年我省实现亿元,同比增长%,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6月份当月工业增加值为361亿元,为去年9月份以来的最大规模。特别是轻工业一枝独秀,支撑起了全省工业经济半壁江山。数据显示,上半年,轻工业完成增值亿元,增长%,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在全省工业中占比由去年的%提高至%。就行业而言,食品、电子信息、纺织行业强劲增长,增幅分别为%、36%、%。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日均新增904户市场主体。其中,全省新登记私营企业万户,从业人员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和%。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增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增长%,新增贷款达到217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倍,居中部各省第1位。特别是从一季度的GDP增长来看,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达亿元,同比实际增长%,高出全国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GDP增速排名中位列第7,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经济增长首次进入全国前8位。二季度延续了稳定向好的趋势,经济增长更为快速。上半年GDP同比增幅达%,名列全国第11位,在中部六省位居第3位。2、县域经济异军突起今年以来,全省县域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1—5月,全省17个市、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其中有10个地区增速高于2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为49%,有8个地区增速高于60%;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平均增速为%,有5个地区增速高于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为%,其中有10个地区增速高于20%。初步测算,全省79个县(市、区)今年上半年对消费和GDP增长贡献率都超过60%。近年来,湖北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规模已超过1000万人,其中跨省转移700万人。2008年全省乡村从业人员总数达到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达到万人,比上年减少万人,同比下降%;非农业劳动力达到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万人,同比增加%。县域经济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实现了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3、内生型经济的优势逐步显现内生型经济是依赖内在禀赋、内部动力、内部潜力和内部创造力的不断优化重组的经济形态。相对外向型经济而言,内生型经济具有抵御外部经济危机和风险的天然优势。世界经济变化和趋势之一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业的丰收和发展是抵御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上半年,湖北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可比价)预计5%左右,比上年同期快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夏粮夏油总产均有不同增长,稻谷面积的扩大为全年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上半年全省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在应对危机中农村市场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扩内需措施,都将目标锁定在农村广阔的消费市场。湖北地处内陆腹地,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辐射能力强,货物运送半径短,物流成本大大降低,在扩大内需中,以武汉为中心的集散地优势将更加突出。4、湖北经济运行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我省经济外贸依存度较低,全省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不到12%,与沿海外向型经济相比,湖北经济运行受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上半年出口降幅低于全国平均个百分点。1—5月全省进出口总额完成亿美元,同比下降%,降幅比1—4月扩大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完成亿美元,同比下降%,降幅比1—4月扩大个百分点;进口完成亿美元,同比下降%,降幅比1—4月减缓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全省进出口总额完成亿美元,同比下降%,下降幅度比4月份减缓个百分点。湖北利用外资目前一直保持平稳增长,各月累计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1—5月全省实际使用外资亿美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其中,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5、CPI、PPI继续双下行,内需不振局面未有根本改观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009年后开始陡降,1月份为%,3月份为0,4月份为-%,5月份为-%。6月份继续下降为-%,全省工业品价格总水平(PPI)也呈现走低态势,自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回落以来,持续下行。今年该指数回落幅度逐月扩大,连续5个月PPI增速均为负值。这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大幅下降,很多产能转向国内市场,导致供应增加。生产者愿意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