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基础点:音难字“翠、悄、鹦鹉、捕”;多音字“啦”;形难字“搭、翠、嘴”。诵读点:品读第二自然段描写颜色的词语,感受其外形之美;品读第四自然段描写捕鱼动作的词语,感受其动作之快。思考点: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训练提取关键词语的能力。拓展点:课外阅读推荐《发现最美的鸟》,找生活中的一种动物观察其外形、动作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基础点、诵读点、思考点。教学难点:感知作者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在生活中做一个乐于观察、发现美的孩子。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一)直呼导入,识“搭”音、形、义《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教材名称]部编版语文科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部编教材的第一个习作单元,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课文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因此本课的学习我直接指向让学生在阅读中学表达。[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习作,会有一点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学目标]1.紧扣关键词句,初步学习观察和描写事物外貌、动作的方法。2.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场景并写下来。[教学重点]紧扣关键词句,初步学习观察和描写事物外貌、动作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描写事物动作的方法,迁移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场景。[设计理念]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习作的学习才刚开始,《搭船的鸟》是习作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就是“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以服务习作指导为主要目的,加强学生的表达训练和习作方法的运用。[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2.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直接揭题。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这只“搭船”的鸟,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思考。}二、聚焦“我”对搭船的鸟外貌的观察。(一)出示搭船的鸟图,指导观察图画,图画中的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直观感受:色彩艳丽、美丽。(二)课文又是如何描写的呢?细读第2自然段,你脑海中,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1.自由读、指名读。2.变成自己的话,怎么说?谁能说的更具体一些?(三)朗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彩色翠绿蓝色红色(四)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抓住了搭船的鸟的(外形)特点来写,描写了鸟的'羽毛、翅膀、长嘴。(五)学习学法。这只鸟鸟明明还有眼睛、爪子等、作者为什么只写了翅膀、羽毛和嘴巴?是疏忽了吗?作者抓住了这只鸟和别的鸟不同的地方来写,写出了翠鸟的特点。描景状物,介绍一种事物,一定要抓住它最与众不同、最有特色的地方写。{设计意图:本环节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学习描写的方法。}三、聚焦“我”对搭船的鸟动作的观察。作者对这只搭船的鸟的外形进行了细致地描写,我们再读读第4自然段,看看写了鸟的什么?(鸟是怎样捕鱼的)(一)言语引导,视频激趣。播放翠鸟捕鱼视频,学生观看,感受捕鱼之快。看了视频,我们更能感受到鸟捕鱼之快课文是如何去描述的?请打开课本读一读吧。(二)紧扣动作,感悟表达。1.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捕鱼动作怎样?快。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捕鱼快?2.用“”圈出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词语。冲、飞、衔、站、吞(三)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很快,不是一般的快,你加了一个很字。谁能来读一读。1.鸟动作快吗?谁能读得让人觉得更快一些。2.我听你读,觉得后面很多人在追着你,你上气不接下气了,读这一段速度要快一点,但是要把鸟捕鱼的动作的几个词读清楚,这些字要咬死重读。大家一起读读。3.注意动词,边读边想象捕鱼的场景。4.总结方法:动作分解法。我们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如何将复杂多变而转瞬即逝的连续动作描写清楚呢?我们的作者在描写翠鸟捕鱼时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那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在细致的观察上,用“动作分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