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说课稿语文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语文说课稿11、教学目标教学三维目标:1、能以“观察中的发现”为话题进行交流,交流中尊重和理解对方。2、能讲述自己有趣的观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交流中进步。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引导学生乐于观察,观察有方法,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要他们写出观察中的发现,很多学生会误以为观察就是“看”,不懂得把生活中的观察与发现写生动、写具体。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淘出蕴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观察点,引领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谈中捕捉习作的内容,激起习作的欲望。同时在练笔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恰当地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能讲出观察的乐趣来。2、愿意观察,善于倾听,乐于表达,说话完整,有条理。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评论教学目标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说话完整,有一定的.条理。评论(0)学时重点重点:学习写观察日记,懂得要观察自己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在观察中获得新发现。评论(0)学时难点难点: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养成生活中勤于动脑、乐于观察的好习惯。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观察中的发现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共同上一节口语交际课(齐读课题)《观察中的发现》,同学们看:观察,需要心沉静下来,仔细的看;发现,需要大脑运转起来,仔细的想,看完了想好了,再讲给大家听,这就是分享。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观察、学会发现、学着分享。活动2【讲授】观察中的发现二、游戏中的发现:师:我猜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是吗?那这节课我们就先从游戏开始。游戏一:观察猜字(惊砍)远古的时候,人们所写的字和我们现在所写的字是不一样的。那时侯的人呀,把自然界中动植物和人自身的形象画出来,刻在龟甲、兽骨上,这些字的形状和事物本身的形状很相似,这就是象形文字。老师带来了几个象形字,请大家仔细观察,猜一猜它究竟表示我们现在的什么字?游戏二:隐藏的画师:老师发现咱们班同学十分了得,观察能力很强啊。接下来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画上隐藏则一颗五角星、一朵小花、一顶帽子,试着找一找,看看你的眼光是否敏锐。活动3【活动】观察中的发现三、生活中的发现:同学们,在这两个游戏中,我们感受到了观察带来的无穷快乐。其实,在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与现象。听:有三个小孩正在说他们的观察发现。1、讲述自己生活中的发现:那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曾有过哪些新奇而有趣的发现呢?一句话,简单的说说。2、小组内交流,转述他人的发现。(学习倾听与转述)师: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想说自己的发现,那这样好了。大家先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这里有几个要求:(1)他人讲话时保持安静,认真倾听。(2)边听边用心记,记住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看谁记住的最多。(3)把你记住的内容和小组内的同学讲一讲,使你的讲话更连贯。(4)生分小组活动,师巡回指导。3、集体交流(1)转述一个人的发现内容,句式:我发现……(2)转述多人的发现,引导使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既有……也有……还有……师:(3)教师讲述生活中的发现活动4【练习】观察中的发现四、现场观察1、观察图片,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发现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做个有心人,随时观察、随时发现这些奇妙的现象,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现在老师要请同学们,做现场的观察。老师这里有四幅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再观察图画,了解瞳孔与阳光强弱的关系3、同桌交流:猫的瞳孔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样的4、生汇报猫的瞳孔的变化;引导学生句式训练:清晨,……像……;中午……像……,傍晚,……像……;夜晚,……像……活动5【讲授】观察中的发现同学们,观察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观察,需要心沉静下来,仔细地看;发现,需要大脑运转起来,仔细地想。看完了想好了,再分享给他人,你的快乐因分享而倍增。学会观察、善于发现、乐于分享,这是你们包括老师,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课程。语文说课稿2一、讲教材1、教材简析:《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正因为如此,课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