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全册课文回顾按课文内容填空(含参.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9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全册课文回顾按课文内容填空(含参.pdf

部编版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全册课文回顾按课文内容填空(含参.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课文回顾第一单元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老舍在《白鹭》一文中赞美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2.《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笔名“落华生”。()3.《桂花雨》这篇课文中,“我”最喜欢的是梅花,因为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4.《珍珠鸟》中,作者提到珍珠鸟是一种不怕人的鸟,所以才会和它如此亲密接触。()二、本单元内容回顾。1.《白鹭》生动地描写了白鹭协调的________、美丽的________与优雅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对大自然的____________之情。2.《落花生》通过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对________的议论,告诉我们“人要做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_,而对别人________的人”的道理。3.《桂花雨》一文中,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________”和“________”,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浓的________之情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________。4.《珍珠鸟》生动地描述了________在作者的悉心照料、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这告诉我们:________,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5.将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2)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诗人以______喻君子,表达了自己对________的向往和追求。第二单元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紧走搭石慢过桥”是因为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2.《将相和》中三个小故事的顺序依次是:渑池会面——负荆请罪——完璧归赵。()3.流星体的运动速度比火箭快。()4.《冀中的地道战》中介绍了冀中人民防备敌人火攻、水攻、石攻的妙法。()二、本单元内容回顾。1.《搭石》通过描绘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场景,赞颂了搭石____________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____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2.《将相和》写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________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________知错就改、忠心爱国的品质。3.读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我知道了:________是两条腿的动物中跑得最快的,________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________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4.《冀中的地道战》有序地介绍了冀中地道战的________和________,地道的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____________。5.小明平时学习不认真,放学后总是贪玩,爸爸便用陶渊明的诗句告诫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会用岳飞的词句告诫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单元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猎人海力布因为说了谎话,所以最后变成了一块石头。()2.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3.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因为在天上犯了大错,所以才偷偷来到了人间。()二、本单元内容回顾。1.《猎人海力布》讲述了猎人________为救乡亲们而变成了________的故事,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2.《牛郎织女》赞美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美好的爱情,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____________的追求和向往之情。3.人们根据分布在银河两侧的________和________,创作出了《____________》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4.读下面的古诗,并回答下列问题。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2)“乞巧”又名“________”,时间是农历____________,民间有妇女对月穿针的习俗。(3)诗中引用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