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预防近视眼主题班会教案(精品多篇)[说明]预防近视眼主题班会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护眼班会篇一活动目标1、指导幼儿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2、懂得爱护眼睛。3、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重点难点1、怎样保护眼睛2、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用眼卫生习惯。活动准备:教学课件活动过程1、用一则生动的谜语引入活动主题:上面毛,下面毛,中间有颗黑葡萄。白天躲在草丛里,晚上急忙盖被子。(眼睛)2、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你怎么知道的?3、引导认识眼睛的重要性:我们的眼睛重要吗?为什么重要?4、体验失去眼睛后的不便:这么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了会怎么样呢?5、请幼儿用手遮住眼睛,说说感受。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眼睛的作用眼睛可真了不起,但他也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伤害。1、观看教学课件。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她的眼睛怎么了?2、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脏手揉眼睛,擦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太疲劳,坐姿不端正)3、播放教学课件引导幼儿判断哪些图是正确的,那些图是错的,为什么?讨论怎么样保护视力?(看电视要保持2米以上,看书,电视时间不能太长;坐姿要端正,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向远处看看绿色植物,不要在强光下看书;写字要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毛巾,脸盆专人专用,定期消毒结束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从现在起养成爱护眼睛的好习惯,让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预防近视眼主题班会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使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和危害,激发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保护眼睛的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关注眼睛健康,学会用眼卫生。教学重难点:触动学生心灵,使之切身感受到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相关资料;设计表格,布置学生课前调查任务;制作游戏挂图、多媒体课件。排练小品《近视闹出的笑话》和诗朗诵《呵护心灵之窗》两个节目。学生:进行两个调查:一是《五年级(4)班学生戴眼镜情况调查》,二是《五年级(4)班戴眼镜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调查》。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话题师:(唱)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的精彩,感受心灵的碰撞,交流心中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课件出示活动主题)生齐:——呵护心灵的窗口。二、近视知多少1、游戏:《给我一双慧眼》游戏规则:请每组一个同学上台,蒙上眼睛,为课前准备好的没画眼睛的孩子贴眼睛,贴正确的为胜利。小结:从大家的笑声里,我们感受到游戏的快乐。但是请大家想一想,是什么让你发笑?你对自己的眼睛又有多少了解呢?下面我们进行一次小竞赛。2、近视小知识竞赛(各组抢答,每题10分,得分高的组为优胜。)1、人的眼睛为了看清远近物体,起调节作用的是()A.房水B.晶状体C.玻璃体2、小学生10岁前已经近视以()居多。A.轴性近视B.混合性近视C.调节性近视3、近视的症状为()。A.远视力正常,近视力减退B.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C.近视力远视力均减退4、以下哪种做法不会引起近视?()A.趴在桌上看书写字B.躺在床上看书C.连续看书1小时休息片刻或远眺5、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有保护眼睛的作用()A.维生素AB.维生素EC.维生素C6、保持充分的睡眠、营养与体育锻练有助于预防近视,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A.8小时B.9小时C.10小时7、下列有关视力保健的叙述,错误的是?()A.近距离用眼每40分钟休息。B.不可以在强太阳光下看书。C.看书累了就看电视,看电视累了就打电脑。D.看电视要保持适当距离。8、。红眼病传染性很强,夏秋季节比较容易发生,为预防红眼病,应该做到()A.戴口罩出门B.常开窗通风C.常洗手、剪指甲9、书写、阅读时,眼和书本的距离应是多少:()A、30-50厘米或一尺左右B、80-100厘米或一尺半C、二尺左右10、为了预防近视,看电视时眼与屏幕的高度最好是()A.眼比屏幕稍高一些B.屏幕比眼稍高一些C、两者等高小结:从大家的答题情况看,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眼睛给我们的服务,可是我们却对它不够了解和关心。下面我们就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加深对眼睛的了解吧!三、近视大家谈板块一:说说近视生1、交流汇总课前调查一的情况。2、观察调查数据,得出结论:随着年级升高,班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3、小结:是的,这就是我们身边现实的近视情况。相信大家看了下面的小品会有更大的触动。板块二:看看近视人1、小品表演《近视闹出的笑话》梗概:学生淘淘因为眼睛近视在语文学习中常常把字写得七零八散,丢撇少捺;在数学学习中老被“小数点”戏弄,生活中不是认错人,就是认不清人,不断出丑,对自己眼睛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