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优秀8篇).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优秀8篇).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优秀8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优秀8篇)计划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安排。在制定计划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下面是一些分析者对于计划和目标设定的最新分析成果,非常有益。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篇一1、掌握一个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并会验算。2、认识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3、会计算一个乘数中间、未尾有0的笔算乘法。4、知道用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可使一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简便。5、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1、掌握进位的方法。2、认识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3、用乘数乘一个乘数中间的“0”时,积的写法。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5~9周。1、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并会用乘法验算除法。2、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3、掌握笔算除法的书写格式。4、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三、千米、毫米和吨的认识10~11周。2、能进行千米与米,米与毫米,厘米与毫米,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化和计算。四、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2~15周。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比较熟练地计算没有小括号的和有小括号的两级两三步式题。2、学会列分步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能根据题意说出解题思路和解题计划,正确列式解答。3、能完整地口述解题思路。4、培养学生按审题、分析、列式计算、验算、写答句几个步骤解答应用题的习惯。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16~17周。1、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3、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总复习18~20周。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篇二有了工作计划,我们不需要再等待上级或领导的命令,只需要就一些需要决策的事项向上级或领导请示。我们可以统筹安排,这样个人的工作效率自然会提高。通过工作计划将个人驱动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系统驱动的管理模式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我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稳定,少数学生贪玩,学习不用心,成绩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但计算能力较弱正确率不高。因此在新学期里,我要在这些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与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主要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2.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周长的计算。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5.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学习列表的策略和画图策略。6.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主要是学习物体经过平移、旋转后得到什么图形,以及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7.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同时学习简单的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知识与技能方面。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和乘法;懂得用千克和克为单位称物体;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能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数学思考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3.情感与态度方面。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为了全版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1、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