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高格****gu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docx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精选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篇1今年被任教了四年级数学,从来没有教过四年级数学,第一次觉得当教师的压力,有点害怕,对于这一册的内容,很陌生。而且在开学初,就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更让我觉得好不安。心里也不开心。不管怎么样,还是努力的备课,努力地上课吧。希望能够带给孩子们最好的课堂,让他们得到最好的知识。这几天,似乎是和孩子们的磨合期,我发现,班上49名孩子,由于分班的原因,以前是我的学生,对于我的课,一下就能听懂了,而其他班过来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做的作业就有点乱,也很不规范,可能是和他们以前的老师要求不一样吧。大数的读法和写法本来应该是作为一课时来完成的,可是,就这个读法,我就用了两课时了,由于作业还是出现很多错误,所以我不得不再用上一节课来针对一些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比如数的`中间有零,级前有零的进行练习。如:“4800000046”这个数,有的学生就会读成:“48亿零万零四十六”这是万级一个数也没有,全写上零,又刚好个级的前面也有零,学生大部分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最后一次作业,总算是大部分都能够正确读出来了。真是好辛苦。明天接着上写数了,我们一起加油吧。孩子们。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篇2《大数的读法》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的学习内容,生活中对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且生活中大数广泛地应用,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整数读写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大数的读法教学中,数中有零和数的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读数的`时候,有的0不用读出来,有的又要读出来,有时一连几个0都不要读,有的连着几个0却只读一个。由于涉及的数字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很多错误。如:不分级,导致读错;每级中间或前面的零忘记读,而末尾的零又多读,导致读错;大小写混淆,这种错误经多次强调后出现较少;看错数字,以致出错,原因就是粗心。通过多次的强化训练,学生这种错误的情况少了很多。但是,800005000这数读作:八亿零五千还是八亿五千,万级的4个0算是每级末尾的0吗?都不用读吗?还是算作每级前面的零,只读一个零呢?我一直都有困惑,怎么读合适?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篇3本节课分三步:第一,复习旧知;这节课复习很有必要,因为读数这块知识学生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接触了,有很多学生已经遗忘了;还有因为万级和亿级的读数都是建立在个级基础之上的,如果个级会读了那么万级和亿级就不成问题了,所以复习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二,新课的教学;我在刚出示的几个数和复习题里的数是有很大联系的,只不过在1200后面加了4个0,让他们去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发现读大数的秘密;第三,分层练习;学了以后就要用,我设计的练习是一层一层层层深入的',比新课出示的那几个数都要难一些,后面我还请学生拿出收集的资料,请同学读一读说一说,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能够通过资料分析出问题,能够透过问题看本质。不过,很遗憾到后面时间不够了,只不过请学生读完那些数,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有时间的话,要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些数据的,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触动等等,四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让他们说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口才,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数的读法教学反思篇4本节课除完成教科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目标外,特别重视对学生大数数感的培养,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在完成三维目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还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力争恰到好处地运用。确定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以往教学重点是传授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的概念,知道有更大的数,记住数的读法,能根据读法读更大的数等,即重视系统知识的教学,忽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感受更大的数。所以,学生虽然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记住了抽象的概念,但对更大的数没有感受,在生活中不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在生活中遇到事物的数量很多时,却不能感受或估计出数量的多少,对大数的知识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体会不深。因此本课教学重视数感的建立,分层次分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从几十、几百、几千到几万、几亿,逐步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抓住“万”这个大数的基本单位,多次建立数感。本节出现的数据来源于生活,是真实、有用、有趣的,学生在了解这些信息和传播这些信息过程中,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