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代的历史故事多篇新版经典【通用多篇】概述:古代的历史故事多篇新版经典【通用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古代的历史故事大全5篇精选荟萃篇一戚继光赶走倭寇明朝的时候,从日本过来的海盗不断从海上入侵我国的东南海疆,杀人放火,抢夺财物,甚至把大批男女抓走当奴隶。人们痛恨这些日本海盗,叫他们是“倭寇”。明朝派了许多优秀将领到沿海平倭,戚继光是最杰出的一个。戚继光17岁就继承父业,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青年将领,立志为保卫祖国献身。刚到前线的时候,有一次他率军去迎击倭寇,有些士兵竟不敢迎敌,见倭寇来了,回头就跑。戚继光大喝一声:“站住!”随后跳上一块大石头,连发三箭,射倒了三个倭寇头目,又带头冲上去杀敌,终于取得了胜利。从此,他的声威大振,倭寇都叫他“戚老虎”。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他重新组建了由矿工和贫苦农民组成的能征善战的新军,严格训练、严明军纪,人称戚家军。戚家军连战连胜,把入侵浙江的倭寇消灭了。戚继光又率军到了福建。他决定先拔除倭寇在海上的最大据点横屿岛。为了接近横屿岛,戚家军将士冒着巨大的危险,赤膊匍匐前进在海滩上。戚继光亲自擂响战鼓。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盘踞在岛上的大批倭寇被歼灭。戚家军又乘胜前进,把福建沿海的倭寇一一扫平。在戚继光和其他将领的共同努力下,危害我国沿海达300年之久的倭寇被彻底平定了。伟大的统帅、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为祖国立下了不朽功勋。古代历史故事精选篇二隋炀帝杨广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他上马可挥刀杀敌,下马可赋诗作文,具有安邦定国之才。但是,隋炀帝有一个小小的缺点,那就是爱面子。这个小小的缺点不仅拖垮了大隋王朝,而且还要了自己的小命儿。公元609年,隋炀帝决定西巡。那时候,西域有27个小国。这些小国虽然名誉上隶属大隋王朝,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隋炀帝带着一个巨大的访问团,自长安到甘肃陇西,经青海横穿祁连山,最终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士兵冻死大半,官员大都失散,隋炀帝也差一点被暴风雪掩埋。但是,这次西巡让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地区真正成为中国的国土,隋炀帝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到达西部最远、巡视地方最多的皇帝。从这一点来看,隋炀帝确实是一位好皇帝。隋炀帝西巡后的第二年,西域商人大量涌入洛阳做生意,27个小国的国君也相约到东都洛阳朝拜隋炀帝。这时候,隋炀帝的虚荣心开始急剧膨胀。在西巡的时候,隋炀帝一再吹嘘大隋帝国的富饶。可是,真正的大隋王朝并没有自己说得那么好。隋炀帝是一个爱面子的人。现在,27个小国的国君同时来访,这可不是小事儿。于是,隋炀帝决定弄虚作假,在西域各国面前大秀帝国的富有、人民的幸福。先说文艺演出。白天,隋炀帝在东都洛阳的端门街安排了100场大戏,连续演出一个月。夜晚,隋炀帝在戏场周围5000步以内,布置了一支18000人的乐队,一支30000人的歌舞队。白天唱大戏,夜晚唱歌跳舞。歌声和音乐声数十里外都能够听到,烛光把整个洛阳城都照得如同白昼。这样折腾了整整一个月,把大隋王朝库存的所有蜡烛都用完了,更不用说其他的经费开支了。再说招待。隋炀帝亲自举行豪华国宴,在皇宫招待各国国君和随行人员。同时,隋炀帝还下了一道命令,要求东都洛阳城内的酒店重新装饰,热情待客。并且要求,所有外国来宾在东都城内吃饭,费用全部挂单,由政府统一结账,违令者一律斩首示众。一位西域商人在一家酒店吃了饭,喝了酒,要付钱。店家急忙拦住了,店家说:“大隋王朝非常富有,酒店一律免费!”开始,一些西域人认为这是在作秀,故意跑到另外一条街吃饭。可是,结果一样,只管白吃白喝,没有人向他收费。最后,说说服饰。为了显示大隋王朝的富有,隋炀帝下令,政府给东都洛阳的人每人做一件丝绸衣服。外来进京人员,衣帽不整者不准进入洛阳城。这样一来,就连卖菜的小贩也穿着丝绸衣服,用龙须席铺地而坐。不仅如此,就连洛阳大街上的树也被披上了丝绸飘带。据说,当时东都和西都的丝绸一夜间全部被政府买空了。西域诸国国君和商人无论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身穿丝绸衣服的行人,听到的都是美妙的音乐,吃到的全是免费的美食美酒。西域人感叹道:大隋王朝真的是很富有呀。其实,这些都是隋炀帝做的面子工程,是用来做给西域诸国国君看的。这次面子工程几乎耗尽了隋朝国库的所有钱财,但是却极大地满足了隋炀帝的虚荣心。隋炀帝讲面子讲上了瘾,他接着又进行了南巡、北巡,耗资一次比一次大,面子一次比一次足,但是农民的负担却一天比一天加重。隋炀帝南巡时,单说仪仗队用的鸟羽毛,就耗费10多万个工时,这还不包括捕鸟的人工。最终,老百姓不堪忍受苛刻的赋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公元618年3月17日,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古代的历史故事5篇精选荟萃篇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一句老话,虽不至于妇孺皆知,但知道的人还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