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税收学课件税收定义本章重点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无偿地征收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1.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主体征税主体国家(政府)纳税主体居民、经济组织3.手段凭借行政权力依法征税4.目的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实现国家职能5.客体主要是m一、国家需要说一、国家需要说论点: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一定标准,强制的、无偿的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特点:(1)税收的本质属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范畴(2)税收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3)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特定分配关系(4)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征税(5)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或政府经费开支的需要1.2课税依据二、社会扣除说论点:税收是国家在分配社会总产品时,扣除一般的不属于生产的管理费用,来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费用和为丧失劳动力者设立基金等。特征:税收本质上是个人在向社会领取收入时所作的扣除,这种扣除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因而是自愿的。三、公需义务说论点:国家职能在于满足公共需要,增进公共福利,而执行这一职能时不能没有财力基础。税收是国家向人民征收,用于公共目的的收入来源和财力基础。特征:公需义务说是西方经济学中传统课税依据的主要理论。1.税收是国家用以满足公共需要的必要手段2.国家为公民提供公共需要必须征税,公民享有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而有义务纳税。四、公共品补偿说论点:税收是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为达到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品的目的,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按照预定标准,向社会成员进行的强制征收。特征:公共品补偿说是西方经济学中现代课税依据的主要理论。1.公需义务说相同点在于从理论上强调税收与国家的公共事务之间存在的联系,2.认为政府提供的公共需要应是市场无法提供的公共品3.税收是对公共品成本的补偿(税收是国家的收入,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满足公共需要而不是为了获取利润)。一、税收起源税收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二、税收发展(一)税收形式的变化1.奴隶社会贡、助、彻2.封建社会田赋3.资本主义社会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等奴隶社会:实物、力役(二)征税依据发展变化封建社会:实物、力役、货币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货币(三)税收法制的发展变化奴隶、封建社会;税收法制不健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税收法制健全(四)税制结构发展变化奴隶、封建社会;直接税为主,不考虑纳税人负担,税是直接剥削人民的工具资本主义社会;间接税为主现代经济:直接税与间接税并存,即建立以增值税为主要特征的间接税和以个人所得税为主要特征的直接税并存。(五)税收地位的发展变化奴隶,封建社会;税收规模小,对经济调节功能较弱。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税收规模大,对经济调节功能较强。一、税收形式特征(一)强制性——国家以法征税,纳税人必须交纳。(二)无偿性——政府征税不需要直接返还交纳者,也不需付出任何代价。(三)规范性(固定性)——以法律形式预先确定征税标准。二、税收的本质特征(一)税收本质是指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二)个别特征1.税收的本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2.私有制国家;剥削工具,苛捐杂税多,预征税负重等。3.公有制国家;国民收入分配工具。三、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区别(一)税收与财政发行的区别税收有物资保证,财政发行无物质保证。(二)税收与国债的区别(三)税收与国有企业利润上交的区别区别(四)税与费区别1.定义:费指政府及有关部门向社会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提供特定服务,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工本费、手续费等)2.税费区别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各种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一、税基——征税的客体,对什么征税,体现征税的广度(二)狭义税基——计税直接依据二、税率——税额与税基的比率,是税制的中心环节体现征税的深度(一)累进税率——随税基扩大,税率不断上升(1)全额累进税率——税基的全额按最高边际税率计算(2)超额累进税率——税基的不同部分适应不同税率,分别计税,然后相加计算应纳税额两者关系:超额累进税额=全额累进税-速算扣除数税率例:个人承包收入适应税率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如果税基为50000元则全额累进税=50000X20%=10000元超额累进税=10000-3750=6250元(三)定额税率——按税基的一定实物量直接规定单位税额。三、纳税人(纳税主体)(一)定义: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与个人(二)范围:(1)自然人;中国公民和外国人(2)法人;企业,公司,行政事业单位等(三)与负税人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