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和采集有关图片:二.采集中药采集季节的原则:在药用部分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候采集。一般是在药用部分生长最旺盛的时候。有关论述:⑴民谚:“当季是药,过季是草”。⑵《唐本草》:“乖于采摘,乃物是而实非”。⑶《千金翼方》:“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废人工,卒无裨益”;“若不依时采之,则与凡草不别,徒弃功用,终无益也。”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第二节炮制的方法①炒黄——文火短时间炒,使药材颜色变黄或加深;目的:增效、缓性、减毒。②炒焦——中火加热,使药材表面焦黄或焦褐,内部加深,并有焦香气;目的:消食健脾或减轻刺激性。③炒炭——武火加热,使药材表面焦黑,内部焦黄或焦褐;目的: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⑵拌炒(加固体辅料炒)——多用中火或武火。辅料有麸、米、土、砂以及较少用的蛤粉、滑石等。各自的作用分别是:①麸:补脾、缓性、除腥臭等。②米:健脾止泻、减毒、矫臭味等。③土:多用灶心土,也可用黄土、赤石脂等。④砂:增效——使坚硬药物酥脆,易于粉碎;减毒;洁净;矫臭味等。⑤蛤粉:使药酥脆、减低滋腻性、矫味、增强化痰作用等,用于拌炒胶质药物。⑥滑石:使药酥脆、减毒、矫味。2、炙: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为改变药物性能最常用的方法。按辅料不同可分为:⑴酒:一般用黄酒。缓和寒性,引药上行;活血通络;矫臭去腥。⑵醋:引药入肝;活血止痛;减毒缓性;矫臭味。⑶盐(水):引药下行;补肾;缓和辛燥性。⑷姜(汁):减寒性;止呕;缓性(刺激性)。⑸蜜:润肺止咳;补脾益气;缓性;矫味;消毒。⑹其他:油(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甘草(汁)、米泔水、黑豆汁、胆汁、鳖血、童便、萝卜汁、石灰水等。3、煅:用猛火煅烧药物。分为两种:⑴明煅(直接煅):药物放炉火上或置入容器但不加盖加热,使药酥脆,用于炮制矿物及贝壳类药物。⑵焖煅(密闭煅、间接煅):药材置入密闭容器内加热,用于轻松性药物的炭化。4、煨:以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以草纸与饮片分层叠放加热;也可将饮片加放两层麸皮间,在初步加热后拌炒。目的是除去药材中挥发性或刺激性成分,降低副作用,或缓性、增效等。5、烘焙:以文火间接或直接加热,使之充分干燥。四、水火共制:综合应用火和水(或液体辅料)加工药物。⑴蒸:有两种分类法:①根据是否加辅料分为清蒸和加辅料蒸;②根据是否密闭可分为直接蒸和密闭蒸。目的:改性、减毒、利于贮藏、软化。⑵煮:将药材放入锅内加辅料或不加,以清水煮。目的:减毒、改性、清洁。⑶淬:将矿物药煅红后立即投入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目的:使药酥脆、减毒、增效、洁净。⑷燀:将药材放入沸水中短暂浸煮,迅即取出。目的:除去非药用部分;或便于肉质药材的干燥贮藏。五、其他制法1、制霜:分为去油制霜、渗析制霜、升华制霜、煎煮制霜等。2、发酵:利用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材发泡、生衣。3、发芽:使新鲜果实或种子萌发幼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