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过关测评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过关测评卷(含答案).pdf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过关测评卷(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过关测评卷(含答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过关测评卷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qiánkūnpōukāikūlonggōngqīnbújuàn()()()()hùnluàngǎngwèizhǔzǎiláihuíchuānsuō()()()()二、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5分)通:①用工具戳,使不堵塞;②连接,相来往;③传达;④了解,懂得;⑤量词。1.车胤是一个博学多通.的人。()2.通.知大家,下午第二节在美术教室上课。()3.昨晚,爷爷发了好大一通.脾气。()4.我们平时要多跟父母沟通.,才不会总是有那么多误会。()5.下水道堵了,维修师傅过来之后,很快就疏通.好了。()三、先补全下面的词语,再选词填空。(8分)()定自若惊()万状井然有()()()翼翼()丝不动舍()救人手不释()()()立雪哈尔威船长地驾驶着“诺曼底号”,因为雾大,全速前进的“玛丽号”撞上了“诺曼底号”。一刹那间,人们,而哈尔威船长地指挥,救援工作进行得。最后哈尔威船长犹如铁铸,,随轮船一起沉入了大海。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哈尔威船长的高贵品质。四、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洛.(luò)阳砚.(yàn)台机械.(xiè)B.恭.(gōng)敬兵卒.(zhú)措.(cuò)施C.屡.(lǔ)次摧.(chuī)毁和蔼.(ǎi)D.急躁.(zào)徘徊.(huái)慷慨.(gǎi)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平明..送客楚山孤(天刚亮)B.欲将轻骑.逐(骑马)C.过是.溪(这)D.逢老方.磨铁杵(正在)3.下列成语中,与古人读书求学无关的是()A.悬梁刺股B.凿壁借光C.手不释卷D.南辕北辙4.小明这次考得不好,他闷闷不乐地说:“真倒霉,这次老师出的题目太难了,上课的时候我又没听懂,怎么能考好!”你作为同桌,这个时候可以用“()”来劝慰他。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C.不怨天,不尤人五、按要求完成练习。(5分)1.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大概有十五海里。(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2.请你写一写爸爸下班回到家的一组连续的动作。(3分)六、古诗积累。(6分)“诗以言志”,我发现不同的诗歌中表现了不同的精神品格。如《芙蓉楼送辛渐》中,“,”两句表现了王昌龄高洁的品格;《塞下曲》中,“,”两句表现了将士们斗志昂扬、报效国家的精神品格;《墨梅》中,借梅花“,”表现了诗人清高的品格。七、口语交际。(4分)假如你是小区垃圾分类志愿督导员,要上门给各家各户发放《垃圾分类指南》这一宣传手册,当你敲开小区住户的门,你会跟主人怎么介绍你自己呢?主人(中年妇女,开门):你好!你找谁?我:八、阅读理解。(24分)(一)阅读下面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完成练习。(11分)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快干!”船长又叫道。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沉没)了。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注视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1.用“√”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1分)2.文中画“”的句子是对哈尔威船长的描写,特点是。(2分)3.在救援的最后二十分钟,哈尔威船长还不忘一个孩子,这是一处感人的描写,表现了他。(2分)4.船都要沉了,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3分)5.读了短文,你觉得应该向哈尔威船长学习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3分)拱桥老臣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已经很老。那时,他在村庄东边的一座老石屋里,已经当了许多年的校长。说是校长,其实是抬举他,因为他只管一个老师,那老师也就是他自己。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一座真的拱桥。校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沟。我和其他十来个学生,上学放学都是要过沟的。那条四丈宽的沟,雨天浊流滚滚。水()仅齐校长的膝盖,()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了。没有木桥、石桥、铁桥,只有校长这座肉做的桥。一次,洪水把我们隔在这边,校长便从对岸过来,在水中蹚来蹚去。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得自己平时太捣蛋对不起他,二是觉得自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