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上传人:努力****梓颖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一等奖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一等奖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一等奖,欢迎阅读与收藏。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一等奖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2、认识心脏的形态和功能。过程与方法: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教学重点:认识心脏。教学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人体半身模型、自制血液循环教具、小皮球、记录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识心脏和心跳1、出示心脏模型,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2、说说心脏的位置及大小。先请同学指一指自己的心脏,再出示模型,加深认识。3、关于心脏,同学们有什么想研究的?(心脏怎样跳动、心脏为什么不停的跳动、教师板书问题)4、交流:我们可以怎样来研究?(解剖、请教医生等人士、查资料)5、老师给大家找了些资料,多媒体——心脏的跳动6、请学生说说看心脏的跳动是怎样的。教师补充介绍: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心肌不停的舒张与收缩,形成心跳。7、出示小皮球,教师演示,分发给学生感受心脏的跳动。8、交流感受:心肌强劲有力,确保心脏不停跳动。二、认识心脏跳动,促使血液循环。1、心脏为什么要不停的跳动呢?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2、播放录像,学生观看。3、出示人体半身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血管分布情况。4、说说看心脏怎样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5、教师出示自制教具,演示血液循环情况。第二课时一、认识血液循环的意义1、血液为什么要在身体里不停的流动呢?学生说,然后阅读材料。2、组织学生交流:血液如果不流动会有怎样的后果?3、教师小结:血液扮演着“运输兵”的角色,为身体的各个部位输送养料,运走垃圾,功劳巨大。4、上一次,我们很多同学测量出自己的心跳和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不一样,今天,我们再来测一测,怎样测量才会更准确呢?5、学生交流,自己测量心跳,请同学测量脉搏,再轮换。6、教师介绍“搭脉”的技巧,学生进行测量,最后汇报交流。二、学会保护心脏1、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认识到了心脏的重要性。2、交流:我们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心脏呢?3、教师补充介绍。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一等奖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3.说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二)能力方面尝试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发展自身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1.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认同人类对于科学的认识过程是艰难曲折和不断发展的,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生命的奥秘和欲望。二、教学重点1.观察和探究新鲜的动物心脏,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三、教学难点1.观察动物的心脏,通过学习心脏的结构推理其功能,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四、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两组带有血管的新鲜猪心。一组为完整的,一组在实验前解剖好,露出四个腔,便于学生观察和用手触摸心房壁和心室壁。2.器材:镊子、解剖盘、烧杯、清水、漏斗、一次性手套。3.教学课件。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一等奖3教材分析人为什么有心跳呢?心脏的跳动跟血液循环又有什么关系呢?要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探究心脏的活动。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自身的生理现象,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的学习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的:1、认识心脏和了解心脏的跳动。2、认识心脏的功能。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4、对学生进行保护心脏的教育。学情分析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和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会利用模型来研究心脏的功能。2、能准确测定自己的脉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利用模型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2、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健康。科学知识1、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2、认识血液循环及其作用。3、能准确的测定自己的脉搏。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心脏的形态和功能。难点: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及其作用。教学过程一常识解答,导入新课1、感受心脏的跳动教师:同学们,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并将感受到的现象在交流中分享。)2、教师引入本节内容,并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