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年度文化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范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乡镇年度文化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范文.docx

乡镇年度文化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范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乡镇年度文化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范文乡镇年度文化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范文2022-02-2011:00:02小编:admin一、加强业务技能学习,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宣传的需要文化站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了县相关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大家对文化宣传工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全乡各级干部进行了文化外宣知识业务等培训,使全体干部的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二、强力推进小康文化村建设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文化强县战略,我乡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文明新村的文化含量,先后建立起了向家营、秦家岭、竹子坎、擂鼓寨、苟家碥等村的文化书屋。对全乡每个文明新村建设均进行了实地指导,开通了10个村的应急广播,建好了5个文化大院,4个文化示范村。美化住居环境、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提供农业信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与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将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村社、院户及单位的建设之中,在创建中有组织机构、有人员、有设施、有活动。并将其纳入考核之中,有力地促进了小康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四项宣讲”活动,共组织宣讲队10个,在全乡10个村共举行了20场次的宣讲活动,有力的推进了主题教育,密切了干群关系。三、强化阵地建设修建了乡文化站办公阵地,配备了电视,音响设备及其它文化设备。建成农家书屋10个,配备书架32个,各类图书19500余册,建立农家大院5个,为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辖区小学举行了庆“六一、国庆”文艺演出活动,政府机关职工篮球、乒乓球比赛,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友谊,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五、其它文化工作也有序开展(一)加强了对碉堡粱遗址、严家大院、坪里周氏墓群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划界保护。(二)全面完成文物普查后续工作,全乡十个村文物点普查登记全面结束。完善了相关保护机制。(三)搞好红军文物实物征集工作。(四)每季度组织力量对文化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对相关业主进行了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加强了对外来文艺演出团体的管理,既活跃了当地文化市场,同时也净化了文化市场。六、201X年工作计划(一)重大节日文化活动1、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期间的歌舞巡回慰问演出活动。2、开展“五四青年节”,学校、乡级单位庆祝大会暨文艺演出活动。3、国庆美术、书法及男子篮球比赛。4、举办3—5期文化活动培训活动。5、协助县级相关部门开展好各项文体活动。(二)内部设施建设1、制作各类制度牌匾。2、配置照相机、健身器材等相关设施。3、维修综合文化站房屋及配套设备。4、完善综合文化站档案资料。(三)日常工作1、协助抓好校园文化工作。2、抓好农家书屋及社区书屋建设工作。3、建好一个文化示范村、建好2—3个文化大院,4—8户文化大户。4、切实做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5、搞好文物保护、宣传、普查、登记工作。6、搞好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7、协调组织开展好多样性的文体活动。8、确保综合文化站常年开放时间,每周不低于三个工作日,每天不少于三个小时。9、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总之,2015年全乡文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综合文化站阵地建设有待完善;二是基层文化活动经费不足,影响文化活动的开展,我们决心认真总结,认真分析思考,大胆创新,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力争来年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新的一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议事日程来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实现文化强县、文化强乡目标而努力奋斗。“十二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创新,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努力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以上,我市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等称号。一、强化扶持引导,全力营造推进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强化领导,健全组织,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良好氛围和发展环境。一是建立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科技工作情况,市人大、市政协定期开展视察活动,分析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措施,将科技创新纳入镇街特色化发展、差异化考核评价指标,建立了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二是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支持科技发展的各项政策,先后修订出台了关于实施“千企升级”计划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关政策、关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有关政策等文件,提出了设立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