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刘盼盼;姚晓东;李洁【摘要】白花蛇舌草因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回顾分析了近年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文献,就其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作了概述,为其更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1(020)021【总页数】3页(P96-98)【关键词】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展【作者】刘盼盼;姚晓东;李洁【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diffusaWilld.的带根全草,其叶形似蛇舌,开白花,故名[1]。白花蛇舌草喜温暖潮湿,不耐干旱,喜湿怕涝,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2~28℃,不耐严寒,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切段[2]。白花蛇舌草性寒,味苦、甘,归胃、大肠、小肠经[3],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利湿通淋,燥湿祛痰的功用,内服多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阑尾炎、肝炎、泌尿系统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外用可治疗毒蛇咬伤、痈肿疔疮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增加免疫功能等作用[4]。现就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化学成分1.1蒽醌类化合物周应军等[5]采用聚酰胺等色谱方法分离得到了2-羟基-1-甲氧基-3-甲基蒽醌和2-羟基-3-甲基蒽醌,并首次分离得到2,6-二羟基-1-甲氧基-3-甲基蒽醌。20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最早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得到4中蒽醌类化合物,即2-甲基-3-羟基蒽醌、2-甲基-3-甲氧基蒽醌、2,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2-甲基-3-羟基-4-甲氧基蒽醌。吴孔松等[6]首次分离得到了2-羟基-1-甲氧基蒽醌、2-羟基-1,3-二甲氧基蒽醌。康兴东等[7-8]提取分离出的醌类化合物有2-羟基-3-甲基-1-甲氧基蒽醌、2-羟基-7-甲基-3-甲氧基蒽醌、2,6-二羟基-3-甲基-4-甲氧基蒽醌等醌类化合物。1.2甾醇及其苷类化合物傅丰永等[9]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得到3个甾醇类化合物,即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β-sitosterol-β-D-glucoside,胡萝卜苷)。另外,谭宁华等[10]发现白花蛇舌草的CH3OH∶H2O(9∶1)部位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并从该部位分离得到了豆甾醇-5,22-二烯-3β-7α-二醇、豆甾醇-5,22-二烯-3β-7β-二醇,且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3含酸的化合物白花蛇舌草主要含有对香豆酸、车叶苷酸、乙酰车叶苷酸、土当归酸、京尼平苷酸、都槲子酸、4,4'-二甲氧基-古柯间二酸、4,4'-二羟基2-古柯间二酸、咖啡酸、3,4-二羟基苯甲酸,其中咖啡酸、3,4-二羟基苯甲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1]。另外,白花蛇舌草还含有P-香豆酸、阿魏酸[12-13]等。1.4萜类化合物目前,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得到的萜类化合物包括三萜化合物和环烯醚萜化合物两大类。吕华冲等[14]从白花蛇舌草的水提物中分离得到熊果酸、齐墩果酸,属三萜类。环烯醚萜类的主要有车叶草糖苷、6-O-对甲氧基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6-O-香豆酰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6-O-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等。张永勇等[15]采用色谱技术首次分离得到了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甲酯和10-去氢京尼平苷2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5黄酮和黄酮醇苷类化合物白花蛇舌草主要含有槲皮素、山柰酚、芦丁、穗花衫双黄酮、槲皮素-3-O-槐糖苷等1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张海娟等[16]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得到5种黄酮类化合物,并发现其具有DNA裂解作用,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山柰酚、山柰酚-3-O-β-D-吡喃葡糖苷、山柰酚-3-O-(6″-O-α-1-鼠李糖基)-β-D-吡喃葡糖苷、槲皮素-3-O-(2″-O-葡糖基)-β-D-吡喃葡糖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糖苷。前4种化合物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6其他白花蛇舌草还含有一些多糖类、微量元素、挥发性成分等。白花蛇舌草多糖的含量为22.34%,包括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等[17]。周建波等[18]经研究发现,白花蛇舌草中还含有Se,Mn,Ti,Zn,Mo,Mg,A1等微量元素。挥发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