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努力****凌芹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宾阳中学2017年春学期段考高二历史科试题出题人:林倩审题人:邹晖时间:90分钟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1.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主要针对旧贵族,认为楚国的弊端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必须清除。商鞅在秦国变法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是为了()A.消灭旧贵族B.加强中央集权C.实行以法治国D.废除分封制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A、新兴地主阶级势力越来越大B、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实行C、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统治者增加国力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3.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D.连坐告奸4.商鞅在变法时规定:民众“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统治者重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B.有利于杜绝奴隶存在C.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D.禁止商业的发展5.“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自最早贅(贅:男方到女方落户)。”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①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②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③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④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6.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7.商鞅变法最为突出的历史局限性在于()A.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法律严酷,激化阶级矛盾C.奖励军功加剧了社会动荡D.推行县制,导致国家分崩离析8.魏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称汉人为“一文汉”,意思是汉人只值一文,可以随便杀戮。随着时间推移,游牧民族政权却纷纷采用汉制。这是因为()A.推动经济发展B.缓和民族矛盾C.促进民族融合D.巩固政权根基据史书记载北魏改革前,鲜卑族拓跋部“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拓跋部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反映了当时北魏存在的问题是()①部落制与宗主制并行②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并存③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④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同在,汉化程度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北魏实行均田制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下列关于对唐代均田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人口增加是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B.均田制在唐后期被破坏C.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荒田D.均田制的实行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11.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北魏政府的上述规定()A.体现男女的平等待遇B..均田全部实行私有化C可保证农民土地的长期稳定D.实施范围是西部的种桑地区13.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生产生活比较稳定C.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14.北宋时期,出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官僚占有大量土地B.北宋统治者为巩固中央集权,对功臣宿将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C.地主占有大量土地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存在15.“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分散宰相权力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D.增加财政收入16.苏轼对青苗法评论道:“熙宁(宋神宗_号)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之弊。”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青苗法实现了最初目的B.农民解除了高利贷负担C.反映了青苗法的实效与初衷相背离D.守旧官僚群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