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书法课程教学计划书法课程教学计划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书法课程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书法课程教学计划1这一学期根据学校开设了课程超市,为做好书法课程超市,本学期制定以下计划:从三、四、五、六年级中甄选出具有一定水平或有书法天赋的学生30名。对甄选出的学生,定期进行作业或作品的展示,通过小组成员的练习与示范带动所在班级对书法的兴趣,促进全校整体书法水平的提高。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隶书源于秦代、成熟于汉代,是由秦代的篆书演变简化而成的一种书体。书法,则是写字的技巧,是从生活和实践中逐步产生的文化财富之一,是一种与语言文字最靠近的艺术。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丰硕瑰丽的宝库。当代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文学,并且要掌握书法艺术,熟悉和掌握中国传统美学。不仅要会写字,而且要写好字,使中国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进一步得到发展。通过理论讲解、基本笔画分析、课堂练习、示范辅导,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和隶书书法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汉字书法的一般知识,熟悉、掌握隶书书法的技巧。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汉字书法的一般知识写字的姿势、执笔的方法、运笔的方法、书写的工具(文房四宝)。2、熟悉隶书书法理论汉字的起源、隶书的由来、书法学习的入手问题、汉字的碑帖。3、掌握隶书书法一般技巧“永”字八法的研究,隶书的.特点,隶书的基本笔画,隶书的临摹、择帖;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书法理论;汉字的起源;为什么要学习汉字书法;隶书的由来;从书法的角度看应从隶书入手;隶书碑帖的选择:《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等。第二:汉字书写的一般知识写字的姿势:1、坐书2、立书;执笔的方法:1、指实掌虚与五字法2、运腕与悬肘法3、执笔的距离;运笔的方法:1、藏锋和露锋2、中锋和偏锋3、折锋和回锋4、方笔和圆笔5、垂露和悬针;书写的工具:(文房四宝)笔、纸、砚、墨第三:隶书书法的一般技巧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3、变弧为直,变竖为点。4、变圆为方,变连为断。5、笔增提顿,画有粗细。第四:隶书的基本笔画练习画、竖画、撇画、捺笔、钩画、竖波画、折画、点画、横、竖类字的练习(如:王、土、田、干、十、非)、撇、捺类字的练习(如:人、八、天、会、走、交)、竖波、钩画练习(如:风、毛、无、元、也)、折画、点画练习(如:典、江、照、防、首)、走之、心字练习(如:通、思、想、之、逢、遥)、综合练习(如:武、成、试、战)。四、展示形式:定期进行作业或作品的展示五、考核形式:临帖、开卷考试。六、学时分配表书法课程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从小培养学生“写一手好字”成了小学阶段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一手好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使人联想起美好的生活,得到各种美的享受。我们以立足于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立足于创建有特色的学校为出发点,将学生学习书法作为实施教育的一个方面。通过讲述书法渊源和字体演变,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书法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明白书法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感情,明确书法是一种反映生命的艺术,是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粹。对小学生进行书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二、课程目标1、传承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2、通过书法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及细心、耐心、静心地维持书写活动的能力。3、营造书香氛围,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三、教学内容设想(一)、本学年课程内容安排1、本学年的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书法的悠久历史和发展过程。(2)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3)初步掌握楷书的最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和基本要领。(4)初步了解书法作品的章法并尝试作简单的作品创作。2、本学年具体教学安排:第1—4周:(1)汉字的起源。(2)汉字的构造。第5—8周:(1)汉字的.点画(附图版)(2)汉字的笔顺、结构(3)汉字形体的演变(4)简单介绍书写和执笔的基本姿势第9—11周:(1)文房四宝一(2)介绍楷书的几种书体第12—16周:(1)文房四宝二(2)学写基本笔画各种横、竖的写法以及基本要领第17—18周:学生对书法的了解程度以及书法基本笔画的掌握情况,进行期末评价。四、具体措施1、认真制订、实施书法教学计划。2、每班每周安排一节书法课,由专职书法教师任教。3、聘请专家指导,举行专家讲座,发挥名人效应。4、调动广大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举行家长问卷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