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的鉴定、遗传和QTL分析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豆抗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的鉴定、遗传和QTL分析的开题报告.docx

大豆抗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的鉴定、遗传和QTL分析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豆抗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的鉴定、遗传和QTL分析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大豆抗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的鉴定、遗传和QTL分析》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同时也是一种容易受害虫侵害的作物。其中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是大豆上的两个重要害虫。豆卷叶螟主要危害大豆叶片、幼果和幼芽,严重时可以导致死亡。筛豆龟蝽则主要危害大豆的幼苗,会导致大豆不发芽或是幼苗训弱。因此,研究大豆的抗虫性状就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对于大豆的抗虫性状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然而,对于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抗性的研究并不充分,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对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的抗性进行鉴定、遗传和QTL分析,以期为大豆的抗害虫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二、研究内容1.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的鉴定针对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的鉴定,我们将采取显微镜下的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形态学鉴定主要包括外形和解剖等方法,而分子生物学鉴定则是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对其DNA序列进行比对识别。2.抗虫性状的遗传分析利用自交系和杂交F1代进行遗传分析,确定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抗性表现的遗传模式。同时,还将通过测定各世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建立相关的遗传模型,探讨不同遗传模型之间的关系。3.抗虫性状的QTL分析基于已有的遗传基础和QTL定位方法,利用F2群体和BC1群体,对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的抗性进行QTL分析,并探究其QTL效应和位置。根据QTL效应和位置,将其定位到特定的基因区域,从而为后续的克隆和功能分析提供有用的线索。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大豆抗虫性状的鉴定方法: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2.抗虫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利用自交系和杂交F1代进行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粉。3.抗虫性状的QTL分析方法:利用F2群体和BC1群体进行连锁图构建和QTL检验。四、预期成果1.对于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的鉴定结果及其分子标记的开发。2.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抗性的遗传模式和QTL分析结果。3.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五、研究难点1.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的鉴定比较复杂。2.遗传基础分析和QTL定位需要详细的分子标记信息和完善的连锁图构建。六、研究计划本研究拟于2022年初开始,为期两年。主要的研究计划如下:1.2022年3月至2022年10月,进行豆卷叶螟和筛豆龟蝽的鉴定、采集和初步筛选。2.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利用自交系和杂交F1代进行遗传分析。3.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利用F2群体和BC1群体进行QTL分析。4.2024年2月至2024年8月,整理分析相应的数据,撰写学术论文。七、参考文献1.刘清,王蒙,邢学引,杨真仍,吴仲民.大豆抗虫性状鉴定方法综述[J].大豆科技,2014(2):17-20.2.王志鑫,吕忠飞,朱启洲,王丽华,李辉.大豆抗豆卷叶螟的分子标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5):91-94.3.NguyenV,VuongTD,VanToanN,etal.MappingofQTLscontrollingresistancetosoybeanpodborer(Leguminivoraglycinivorella)andsoybeanpodworm(Helicoverpaarmigera)insoybean[J].Euphytica,2017,213(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