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一只****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淇滨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1948年,中国代表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conscience”写入《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A.仁B.义C.礼D.信2.春秋后期,郑国子产铸刑书于鼎上,并向社会公布。孔子对此评论说:“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反映了当时()A.孔子极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B.法家思想已被社会广泛认可C.孔子力图恢复旧有的等级秩序D.仁政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3.唐代高僧曾把“孝”说成是贯通古今的根本大道,并尽量把儒佛两家道德观念相比附。道教也常常依傍儒家。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反映了唐代()A.三教并立,相互依存B.佛教和道教占主导地位C.三教矛盾已经化解无余D.儒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4.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A.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B.“存天理,灭人欲”主张C.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D.“格物致知”的认识论5.李贽坦言“人皆有私”;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妇女可以出来讲学,应该允许婚姻自主;认为人人都是圣人,没必要以孔子的是非标准去行事。上述言论说明李贽()A.倡导经世致用B.主张民主法治C.认同个人主义D.反传统反教条6.王夫之说其父严于取与,即使对于已成年的儿子,涉及财产,也界限分明,并不以享用其子的供奉为当然。其父这样做的理由是“其人则吾子也,其物则非吾有也。”材料表明()A.保护私有财产观念受到重视B.传统儒家伦理观念受到挑战C.王夫之思想深受其父的影响D.追求物欲的观念在民间盛行7.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8.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9.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A.小篆B.行书C.楷书D.草书10.在敦煌壁画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性D.中外文化的交融性11.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植根于煕煕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在崛起。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12.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兰亭序》、《清明上河图》(摹本)、京剧脸谱。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A.唐朝的长安B.北宋的开封C.明朝的南京D.清朝的北京13.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调是红色,曹操的是白色,包拯的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A.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凶猛残暴D.刚直勇敢14.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15、“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近代中国持这一观点的应是()A、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派C、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玕D、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领导人m]16.下列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A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