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利水电工程表1.5-2混凝土模板工序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名称广州市荔湾区东塱涌整治工程(水利二期)单元工程量砼11m3,模板面积13.8m2分部工程名称堤身填(浇、砌)筑分部施工单位淮安市淮河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单元工程名称、部位右K1+407~右K1+419段码头砼底板检验日期2009年12月24日项次检查项目质量标准检验记录1△稳定性、刚度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支撑牢固,稳定)采用木模板,钢支撑和方木,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2模板表面光洁、无污物、接缝严密模板表面光洁、无污物,接缝严密项次检测项目设计值允许偏差(mm)实测值(单位:项次1~3mm项次4m)合格数(点)合格率(%)外露表面隐蔽内面钢模√木模1模板平整度:相邻两板面高差2352.4,1.3,2.1,2.6,1.8,1.4,1.2,1.9,2.4,2.1,3.2,2.7,1.61292.312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25101,4,2,6,3,5,1,2,3,1,4,2,3,6,41386.673板面缝隙1221,2.5,1,1,2,2,3,1,1,2,1,1,1.5,1.9,1.41386.674结构物边线与设计边线1.8m×12m10151.802,1.804,1.812,1.801,1.807,1.801,12.005,12.008,12.009,12.006990.05结构物水平断面内部尺寸±20/6承重模板标高±5/7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10/检测结果共检测53点,其中合格47点,合格率88.67%评定意见工序质量等级主要检查项目全部符合质量标准,一般检查项目基本符合质量标准。检测项目实测点合格率88.68%合格施工单位2009年12月24日建设(监理)单位2009年12月24日水利水电工程表1.5-2混凝土模板工序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名称广州市荔湾区东塱涌整治工程(水利二期)单元工程量砼11m3,模板面积13.8m2分部工程名称堤身填(浇、砌)筑分部施工单位淮安市淮河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单元工程名称、部位左K1+457~左K1+469段码头砼底板检验日期2009年12月26日项次检查项目质量标准检验记录1△稳定性、刚度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支撑牢固,稳定)采用木模板,钢支撑和方木,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2模板表面光洁、无污物、接缝严密模板表面光洁、无污物,接缝严密项次检测项目设计值允许偏差(mm)实测值(单位:项次1~3mm项次4m)合格数(点)合格率(%)外露表面隐蔽内面钢模√木模1模板平整度:相邻两板面高差2351.8,1.4,1.2,1.9,2.4,2.1,3.2,2.7,2.4,1.3,3.1,2.6,1.61184.622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25101,2,3,6,4,2,3,1,4,2,6,3,5,6,41280.03板面缝隙1221,2.5,1,1,2,2,1,1,1,2,1,1,1.5,1.9,1.41493.334结构物边线与设计边线1.8m×12m10151.801,1.807,1.802,1.804,1.812,1.801,12.005,12.013,12.009,12.006880.05结构物水平断面内部尺寸±20/6承重模板标高±5/7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10/检测结果共检测53点,其中合格45点,合格率84.91%评定意见工序质量等级主要检查项目全部符合质量标准,一般检查项目基本符合质量标准。检测项目实测点合格率84.91%合格施工单位2009年12月26日建设(监理)单位2009年12月26日水利水电工程表1.5-2混凝土模板工序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名称广州市荔湾区东塱涌整治工程(水利二期)单元工程量砼11m3,模板面积13.8m2分部工程名称堤身填(浇、砌)筑分部施工单位淮安市淮河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单元工程名称、部位左K1+569~左K1+581段码头砼底板检验日期2010年1月6日项次检查项目质量标准检验记录1△稳定性、刚度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支撑牢固,稳定)采用木模板,钢支撑和方木,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2模板表面光洁、无污物、接缝严密模板表面光洁、无污物,接缝严密项次检测项目设计值允许偏差(mm)实测值(单位:项次1~3mm项次4m)合格数(点)合格率(%)外露表面隐蔽内面钢模√木模1模板平整度:相邻两板面高差2351.5,0.9,3.2,1.7,0.5,0.8,2.5,2.7,1.6,2.4,1.5,1.8,1.3,2.1,2.0,2.8,1.41694.122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25102.3,3.8,3.5,4.2,2.4,1.9,3.5,4.8,4.6,1.3,2.6,2.8,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