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输血知识培训内容:一、基本概念:临床输血进展输血的功能二、血型二、血型血型-ABO血型系统红细胞中含A抗原血型-Rh血型血型-Rh血型三、输血的分类四、输血的适应征五、输血前的试验六、输血注意事项六、输血注意事项七、输血基本原则八、输血反应1.发热反应1.发热反应2.过敏反应皮肤红斑2.过敏反应3.溶血反应3.溶血反应3.溶血反应3.溶血反应3.溶血反应4.细菌污染反应4.细菌污染反应5.输血传播的疾病5.输血传播的疾病输血传播疾病的原因:中国爱滋病报告(2007)6.其他不良反应九、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是指将血液应用科学方法分离出不同的血液成分,再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输入有关的血液成分。)成分输血的优点成分输血现况输血包括:1.全血1.全血2.红细胞2.红细胞2.红细胞3.白细胞4.血小板4.血小板5.血浆血浆包括:6.血浆蛋白6.血浆蛋白6.血浆蛋白十、血浆代用品十、血浆代用品十一、自身输血十一、自身输血自身输血优点:十二、血液保护十二、血液保护十三、有关法律法规最新输血法规《管理办法》共为五章一个目标、两条主线组织与职责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输血流程输血前检查包括:输血医疗文书病历记录病历记录不规范的后果:常见临床输血医疗纠纷不合理用血的后果临床医师在用血时应负哪些责任?1、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到能不输血者坚决不输;能少输血者决不多输;如有输血指证要开展成分输血,尽可能不输全血。若患者符合自身输血条件,则应积极开展自身输血,不输或少输同种异体血。2、临床医师要熟悉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证、剂量及用法;3、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须向家属或病人说明输血目的及可能会产生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征得家属或病人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必须与病历同时存档;4、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输血科及医务科报告;5、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临床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应负哪些责任?1、在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或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混浊及凝块等;2、临输血前,护士应到病人床边核对受血者床号、住院号、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果病人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输血申请单不能认证病人。这就需要在病人入院时将写有病人姓名和住院号的标签系在病人的手腕上,保留至出院为止;3、核对及检查无误之后,遵照医嘱,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病人;4、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决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毫升)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及时向医师报告;5、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若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护士还应将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应放入病历中永久保存。如何决定输血量?输血量和输血速度需根据输血适应症、年龄、贫血程度、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心肺情况等决定。一般说来,对一个体重60公斤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输注400毫升全血约可提高血红蛋白(Hb)10克/升或红细胞压积(Hct)0.03。对大量出血或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量要大。对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每次输注l-2单位红细胞为宜。对老年人和儿童以及心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每次宜输少量红细胞十四、血袋处置谢谢大家!1.发热反应中国爱滋病报告(2007)成分输血现况输血包括:十、血浆代用品十二、血液保护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临床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应负哪些责任?1、在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或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混浊及凝块等;2、临输血前,护士应到病人床边核对受血者床号、住院号、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果病人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输血申请单不能认证病人。这就需要在病人入院时将写有病人姓名和住院号的标签系在病人的手腕上,保留至出院为止;3、核对及检查无误之后,遵照医嘱,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病人;4、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决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毫升)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及时向医师报告;5、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