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征文(实用27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航天征文(实用27篇).docx

航天征文(实用27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航天征文(实用27篇)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27篇《航天征文》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航天征文》相关的范文。篇1:航天征文按照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来实施。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第一步任务已经完成。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即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开始启动,“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也已成功实现。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中国于2020年左右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的能力。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国际空间站。中国于2030年前将实现载人登月计划2030年以前,中国一定能实现载人登月的梦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顾问组已经制定了登月计划的具体方案与实施时间,但现在不便向外界透露。据悉,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已进入到“嫦娥工程”二期阶段,在此之后,中国2017年还将启动“嫦娥工程”三期行动。“嫦娥工程”三期完成以后,中国将进入载人登月阶段,那时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就会全部浮出水面。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将会成为“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设计,我国所计划采用的方式是先用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地球轨道,随后飞船自行移动至月球轨道,释放出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宇航员登陆月球。活动完成后,宇航员返回登陆舱,飞离月球,与在月球轨道上等待的飞船重新对接,至此登月过程结束。篇2:航天征文10月29日,早晨。我们怀着兴致勃勃的心情来到了天河航天奇观。来到航天奇观的大门了。门口是一个三个三角形打开式中间一条长杆的标志性建筑。我们跟着导游姐姐边走边玩。沿着长长的英语街,我们来到了欢乐剧场。首先从一阵音乐声中,幕布后走出一个衣着鲜艳,打扮漂亮的姐姐拿着一张椅子表演倒立。只见她一手抱住椅子,一手向着观众们挥手,一下子就把身子倒立起来。一个哥哥把一个器皿放于姐姐的上,一下子就转了起来,同学们急忙拍手。一个化妆成小丑的哥哥,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大步的从后台迈向大舞台。他手中拿着一个篮球,手一转,一只手指就能把球转起来了。同学们看了,连忙拍拍手。这时一个姐姐把一个尖木棒,下面是月牙形的东西交给哥哥。哥哥把月牙形的东西含住了,一手把球转起来,小心翼翼到把球放在棒的中间,啊,转起了!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了起来。哥哥把球丢给我们,让我们丢给他,看他是否能接住,一个同学把球丢给他,他一下用了木棒接住了。就这样,哥哥把球接了一个又一个。这时,他转了三个了,终于成功。大家都给了他一阵阵掌声。还有英语小擂台、不连接的单车、单轮车、圆木板车、椭圆木板车和接碗。就这样,欢乐剧场就结束在一阵喝彩声中。跟随着导游姐姐的步伐,我们来到了科普馆。在这里,我们看见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它长米,是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红箭——73导弹,它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飞航式导弹,弹长米,弹径毫米,展翼米。还有霹雳2号导弹、飞毛腿导弹等。它让我知识更丰富。第二层是讲有关卫星资讯的。在这里,我们知道了地球资源卫星是我国与巴西共同研制出来的,它记录了我国与巴西共同的友谊结晶,它是用于检测自然及人为灾害等情况。风云1号气象卫星,它的运行周期是分钟,是我国的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号是前苏联第一颗卫星。还有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和实践二号卫星等。篇3:航天征文从“神一”的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