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译文和赏析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译文和赏析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当中,相信大家应该都接触过很多的古诗词翻译赏析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译文和赏析,欢迎阅读!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译文和赏析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注释1.“浩荡”句: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荡之意。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2.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东指:东方故里。天涯:指诗人故乡杭州,有版本称这指的是诗人不知今后该何去何从。3.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这里比喻自己离开官场。4.花:比喻国家。5.护:保护。诗词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赏析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程和命运。“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心思想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花”指国家。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译文和赏析2原文: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代〕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注释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沉默,不说话。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降:降生,降临。拼音解读:jǐhàizáshīgōngzìzhēn〔qīngdài〕jiǔzhōushēngqìshìfēngléi,wànmǎqíyīnjiūkěāi。wǒquàntiāngōngzhòngdǒusǒu,bújūyīgéjiàngréncái。翻译中国要振兴必须依靠社会变革才能实现,眼前这沉默无声、死气沉沉的局面实在令人感到悲哀。我希望当朝统治者应该重新振作精神,打破那些陈规陋习,挑选出更多栋梁之才来为国家效力。相关赏析这首诗意义深刻,反应了诗人独特的人才观。前两句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肖时社会上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一一必须依靠雷厉风行的变革。后两句祈求天公打破清规戒律,降下有用的人才,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希望清朝统治者能奋发有为,为了国家的振兴,大胆公平地选用人才,渴望社会变革的急切心情。全诗的议论以悲愤之气、爱国之情为基础,振聋发聩地宣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他的诗大多体现了渴望社会变革、追求人生理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