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论语十则课件 语文版-语文级上册语文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论语十则课件 语文版-语文级上册语文课件.ppt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论语十则课件语文版-语文级上册语文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第25课第一课时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当堂成诵。2.学习并积累重点词语、格言、警句。3.感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在七年级上册第21课《<论语>六则》中,我们学习了从《论语》中节选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的六则论语。请大家一起听范读,轻声诵读。《论语》六则《论语》是怎样一部书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点: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人,曾参之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鲁国大夫季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后被追封为“宿伯”“莱芜侯”“先贤曾氏”。曾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他的父亲曾点也是孔子的学生。曾子以诚信为本,他曾经把孔子一生的学说概括“忠恕”二字,反映了他注重“诚信”的特点。孔子的孙子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孟子又是子思的再传弟子,曾参对传承孔子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子贡:名端木赐,卫国人,小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在孔门弟子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巧言舌辩,二是擅长理财。孔子去世后,惟独子贡服丧六年,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合作探讨,疏通文意。【译】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却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却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十则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论语》十则主要讲了什么道理?具有什么特点?《论语》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1.试背全文。2.完成下面的知识积累卡片。第二课时1.检查学生背诵课文2.交流上堂课作业问题一:自主诵读,思考课文主要涉及了哪几个方面的人生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问题:曾子认为每天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自省?问题:孔子认为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是什么?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问题:“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处世之道?问题:如何贯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一处世原则?联系实际说说。问题:于丹的《<论语>心得》在社会上着实火了一把。有人说:“于丹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你同意这中看么?为什么?于丹的成功在于她把人们认为高深的国学用很生动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达让百姓觉得“有理”,有理便可走遍天下。(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4.比较阅读下边两篇文章。甲文:《论语》十则(略)乙文:《中庸章句》节选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学习,不断地学习,可以改变任何习性,甚至改变任何人!1、背诵默写《论语》十则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十则论语,加上初一学的六则,我们初中共学习了16则论语,有的关于学习态度,有的关于学习方法,有的关于个人修养,还有的关于理想抱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