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时跟踪训练.doc
上传人:宛菡****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时跟踪训练.doc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单元-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时跟踪训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A.武力统一B.“一国两制”C.一边一国D.一中一台解析:从材料内容分析,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一国两制”。答案:B2.“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中国”是其前提和基础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含义的理解。所谓“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但非完全自治,对外不能行使外交权,即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故选B。答案:B3.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强调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荣辱与共B.一个中国C.和平共处D.求同存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答案:B4.为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而设计的宣传画突出了邓小平的形象,你认为作者的设计意图是()A.突出邓小平为香港回归作出的巨大贡献B.对邓小平未能亲眼目睹香港的回归表示遗憾C.回忆香港回归的艰难历程D.庆祝香港的回归,祝愿香港繁荣昌盛解析: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主张,为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条件。答案:A5.2012年是“汪辜会谈”20周年。“汪辜会谈”达成的“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九二共识”指的是()A.和平统一祖国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一国两制”原则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解析:“九二共识”就是海峡两岸都承认一个中国。一个中国的含义各自表述,就是大陆认为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方面认为是中华民国。答案:B6.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C.外国资本不动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解析:香港、澳门在回归前由外国占领,回归时自然要派自己的军队来行使主权。而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中华民族内部的事情,所以台湾完全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答案:D7.2006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福建进行为期5天的“福建祖地行”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连战引用此诗句的用意是()A.表达对“台独”势力的强烈谴责B.希望两岸迅速实现统一C.形容台湾、福建同根同宗的关系D.对海峡两岸关系前途的担忧和无奈解析: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应仔细提炼材料信息。由题干中的“福建祖地行”来考虑其诗句的用意,最可能形容两地拥有共同的血缘关系,故选C。答案:C8.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③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①是发生在1979年,②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③实现时间是在2008年,④形成的时间是在1992年,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2005年开始连续三年的“胡连会”到2008年4月的“胡萧会”,使国人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充满了期待。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以为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材料三中国主权和领土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都应坚决反对。——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材料四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动摇。第四,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新华网北京2005年3月4日报道(1)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适当的方式”应该在怎样的方针指导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