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选官制度的变迁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北魏选官制度的变迁的中期报告.docx

北魏选官制度的变迁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魏选官制度的变迁的中期报告北魏选官制度的变迁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期、中期和后期。中期大致指的是北魏末年(公元471年至493年)。在中期,北魏选官制度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才的选拔更加注重考试成绩。中期北魏开始实行“洛阳科”,即定期在洛阳设科考试,按照考试成绩来选拔官员。科举制在中期开始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2.开始制定规范的考试制度。为了确保科举选官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中期北魏开始制定规范的考试制度。其中,科举考试满分一般为100分,仅凭望族背景或门第地位是无法进入官场的。3.加强了官员的考核。中期北魏的考试制度虽然在选拔官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官员的管理方面还有不足。因此,中期北魏开始加强官员的考核,对不称职的官员进行罢免和惩处,以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整体治理能力。4.地方官员选拔权逐渐向中央集权化发展。中期北魏通过实行科举制度等办法,使地方官员的选拔权逐渐向中央集权化发展。这一趋势在后期逐渐加强,并成为隋唐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总的来说,中期北魏选官制度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北魏的政治文明进步和行政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