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族群边界的建构——布依族拾荒群体的民族志研究的任务书.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族群边界的建构——布依族拾荒群体的民族志研究的任务书.docx

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族群边界的建构——布依族拾荒群体的民族志研究的任务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族群边界的建构——布依族拾荒群体的民族志研究的任务书任务书题目: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族群边界的建构——布依族拾荒群体的民族志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加剧,各地少数民族的流动数量也逐渐增多。但是,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境况与主流族群往往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被称为“族群边界”。由此,社会科学研究者逐渐将目光聚焦在这个领域,考察少数民族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及其文化特征的变化。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生存环境独特,也导致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布依族为例,其分布于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等省份,且生存环境差异较大,同时布依族的移民和流动现象相对较为突出。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拟以布依族中的“环卫工人”(即垃圾清运等职业)为研究对象,从民族志角度考察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及族群边界的构建,以期加深对于城市少数民族中的族群边界的认识。研究内容: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布依族环卫工人的实地调研及相关文献研究,重点考察以下内容:1.布依族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其在城市环境中的变化。2.城市中少数民族族群边界的构建,以此考察布依族环卫工人如何通过行为和言论来维护和巩固自身的族群边界。3.通过对布依族环卫工人的个案研究,探究他们的移民和流动现象,以及这种流动对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及族群边界构建产生的影响。4.通过对布依族环卫工人在城市中的就业和生活情况的访谈,考察社会政策对于他们在城市中生存、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研究目的:1.深度挖掘城市少数民族族群边界的构建及环境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2.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3.为政府提供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建议,以改善城市中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4.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关城市少数民族的实证材料和经验。研究方法:1.实地访谈:选择布依族环卫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对于其生活环境、文化传承、就业状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访谈。2.文献调研:对布依族等相关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全面了解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族群边界构建的历史渊源。3.参与观察法:通过参与布依族环卫工人进行的日常工作、宗教活动、文化节庆等活动,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特征和宗教信仰,以及这些因素对于族群边界构建的影响。4.统计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布依族环卫工人进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特征。预期成果:1.一篇关于布依族环卫工人在城市中生存状态及族群边界构建的民族志研究论文。2.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改善城市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文化保护状况。3.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实证材料和经验。4.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为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宝贵的研究成果。时间安排:本次研究共计用时6个月。其中,前两个月用于文献调研和研究对象的确定;中间两个月用于实地访谈和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两个月用于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研究经费:本次研究经费共计20万元,包括:1.研究场地和实验室设备租赁费用,共计4万元。2.研究人员的生活费和工作补贴,共计10万元。3.研究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的费用,共计6万元。4.保留部分经费作为备用经费,共计1万元。以上经费由申请人在通过审核之后,由财政部门拨付,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管理和使用。研究团队:1.主持人:胡某,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城市社会学和移民社会学研究。2.团队成员:-张某,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社会学。-王某,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3.项目组工作人员:-研究助理:5名。-数据录入员:3名。以上人员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扎实的学科基础。以上为本次研究的任务书,望审核通过,期待得到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