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上学期背诵[20篇(段)]1.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释1.选自《樊川文集》。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2.笼:笼罩。3.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4.《后庭花》:即乐曲《玉树后庭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今存数种,而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玉树后庭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译文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释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2.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3.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4.漫卷:胡乱卷起。5.白日:白天。6.青春:春天的景色。7.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长江三峡之一)。8.襄阳:今属湖北。9.妻子:妻子和儿女。10.洛阳:今属河南。11.却看:回过头来看。12.纵酒:尽情的喝酒。13.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14.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15.喜欲狂:高兴的要发狂。16.愁:忧愁。17.涕泪:流泪。译文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3、《秋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1]。此夜曲中闻《折柳》[2],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1]春风:一本作“东风”。[2]《折柳》:即《折杨柳》,曲名。相传西汉张骞入西域得《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其中有《折杨柳》。梁鼓角横吹曲也有《折杨柳》。清商曲有《攀杨枝》、《月节折杨柳》、《小折杨柳》诸曲。译文:在这样的夜里,听到有人用笛吹奏着“折杨柳”的曲子,那充满伤感、思念的声音,又有谁听了不会油然兴起怀乡之情呢?沦落异乡的浪子,原本就思念故园,何况又在寂寞的深夜里,听到伤感的曲调,自然更加深了怀乡情愁。4、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注释1.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2.茅檐:茅屋的屋檐。3.吴音: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4.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5.翁媪:老翁,老妇。6.媪:音(奥)上声,老之韵。于老妇之敬称。7.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译文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青草相映,更显得碧清可爱。不知是谁家的两位斑斑白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大儿子在河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子,只有我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爬着卧着剥莲蓬玩。5.秋日宋秦观月团新碾瀹花瓶,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注释1.月团:指茶饼。碾(niǎn):宋代喝茶先要经过碾磨。瀹(yuè):用沸水煮茶。花瓷:指瓷制的茶具。2.课:学习功课。楚词:即《楚辞(cí)》,一部古代诗歌总集,收录屈原等人的作品。3.小轩(xuān):堂前屋檐(yán)下的平台。译文前两句写他在秋日里一边碾泡新茶,一边教孩子读书。后两句写他静静地欣赏园中的秋景,看着一对青虫吐丝。6.长江万里图明杨基我家泯江更西住,正见泯江发源处。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它乡。烟波草色时牵恨,风雨猿声欲断肠。注释长江:中国第一大河流译文诗从长江上游的岷山写起,江水滔滔,沿江而下,一泻千里。诗人由此又想到自己的身世,江水日夜奔流,自己也如江水一样飘流不定,作客万里之外的吴地,什么时候才能返回故乡呢?凝视着画面,画中迷蒙的江波、迷离的春草,不由得牵起一阵阵辛酸,他仿佛又听出了三峡的风声、